海上丝路最远到过哪儿?
作为美国首任驻广州领事——山姆·肖,也是“中国皇后”号的船长,当时从中国带回一个瓷碗,碗底刻有“中国皇后”号商船字样。航线2:圣彼得堡喀琅施塔得塔—大西洋—南美洲合恩角—太平洋—夏威夷群岛—马尼拉—广州
清军入关后皇室秘籍藏身何处
由北京运到盛京的皇室秘籍,除派专人恭守外,还配有严格的防潮晾晒、防蛀投药的保护制度。清代皇室秘籍几经辗转,目前保存于辽宁省档案馆的有清代12位皇帝的实录、10位皇帝的圣训、26次所修玉牒,还有《满文老档》《满洲实录》《汉文旧档》等万余册。
飘泊西南间——中山大学迁移云南澄江的一组旧影
70年前的抗战岁月,沦陷区人民大迁徙,飘泊流离于西南,情景历历在目。中山大学工学院建筑系迁云南澄江时期师生集体大合影 中山大学工学院建筑系迁云南澄江时期师生集体大合影
广府观澜:历时30年 7万疍民“上岸”
195~1959年,21900人;1960年,1978人;1961年,4213人……这一个个数字背后,是长期飘摇于珠江之上的疍家人上岸定居的故事。其后,从1966年~1987年,广州又陆续投入百万元,帮助剩余三成疍民上岸定居,历时30年的疍民上岸定居工作至此画上句号。
广州“玉器圩”纵横谈
玉器圩的历史可谓不短,它形成于清代,该地原属长寿寺的范围。这条狭窄的长近1公里的街巷中,两旁摆设百余档玉器珠宝,品种之多,比30年代的玉器圩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标明价格,再不用抓手指论价之类的保密交易了。
广东郁南“磨刀山遗址”佐证数十万年前有“老广”
专家认定,该遗址发现上下两个包含石制品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层,出土各类石制品近400件,揭露出一大片古人类活动区域。广东“磨刀山”遗址一路“过关斩将”摘得“2014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消息传来,广东省考古界欢欣鼓舞。
“水客”用诚信传递亲情
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我国侨乡大部分家庭都依赖侨汇为生,水客带回海外侨胞的信件、钱物,给侨眷带来莫大的慰藉。用诚信架起亲情的桥梁 林治明是梅县区政府办公室原副主任,至今他仍然记得小时候水客送批的场景。
岭南人类历史揭幕人——封开垌中岩人
封开,一个谈及岭南历史便无法绕开的名字。封开河儿口镇距县城约60公里,崇山峻岭,河溪纵横,山上古灰岩石溶洞很多,特别适合古人类繁衍生息。” 封开垌中岩人牙化石的出土,将岭南地区人类活动历史在马坝人的基础上向前推进了2万年,为研究岭南地区人类文化的演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旧广州的外文书报业
大约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广州惠福东路清源巷有一家外文书店,名叫“西文书庄”,在当时,是广州最早的一家外文书店。 笔者曾在广州一旧书店发现过一本石印线装的《英汉词典》袖珍本,就是当年“西文书庄”出售的。
民国初年广州、香港的报纸要录
辛亥革命胜利以后,广东社会风气大开,其中主要表现之一是广东的新闻报刊发展迅速,报界兴旺。 《总商会新报》该报创立于1909年,但屡次被封闭,民国建立以后也曾两次停闭,后改为《总商会新报》,主要刊登拍卖产业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