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贝日记》影印本内容选登
留宁期间,他竭尽全力与日本大使馆和军方周旋寻求突破,还冒着生命危险阻止日军对中国人民施暴,挽救了安全区内20余万名中国平民的生命。同时,他以客观而又饱含深情的笔触完成了《拉贝日记》,逐日记录日军的残暴、中国人民的凄惨,以及血雨腥风中不分国界、守望相助的人间真情,形成了一部“南京大屠杀铁证”。
毛泽东修改、批示中共八大文件手稿选登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为铭记这个伟大的历史时刻,回顾党的奋斗历程,本报特选取中央档案馆馆藏毛泽东修改、批示中共八大文件的部分手稿予以刊登,以飨读者。
冯治安:卢沟桥战斗的直接指挥者
冯治安(1896—1954),字仰之,河北省故城县东辛庄村人。原为冯玉祥西北军高级将领,追随冯玉祥经历了直奉战争、南口战役、五原誓师、北伐战争和中原大战,其后为宋哲元国民革命军29军及第一集团军主要将领。
“当伯乐”与“勤锻炼”一个都不能少
一封是1936年7月17日写的,信的内容为马寅初推荐同乡陈自臬到银行应试秋季练习生。信中介绍说,陈自臬现年18岁,毕业于绍兴,初中程度,并表示如果其能到银行任职,日后必努力回报等,言辞恳切。此信充分说明马寅初乐于助人,非常重视培养年轻人,甘愿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当伯乐”。
甄济培:“只要让我打鬼子,我什么都不怕”
今年7月7日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0周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大地上爆发了全面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人民战争,中国在东方开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首个大规模的反法西斯战场。
王阳明伯府授“心学”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祖籍山阴(今绍兴),生于余姚,10岁时随家人迁回山阴。因曾筑室于会稽山下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其创建的“心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是用来指导农事活动的补充历法,始于先秦。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
飘泊西南间——中山大学迁移云南澄江的一组旧影
70年前的抗战岁月,沦陷区人民大迁徙,飘泊流离于西南,情景历历在目。中山大学工学院建筑系迁云南澄江时期师生集体大合影 中山大学工学院建筑系迁云南澄江时期师生集体大合影
神秘南越王墓的7大待解之谜
代南越王赵眜之墓随葬的满棺的玉器,是迄今发现的西汉同时代玉质最美、工艺最精、器形最齐全、功能最神秘的玉器之一。代南越王赵眜之墓随葬的满棺的玉器,是迄今发现的西汉同时代玉质最美、工艺最精、器形最齐全、功能最神秘的玉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