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仁威庙
仁威庙供奉玄武帝君,系仿均州太和山(今湖北武当山)所恭奉之诸城神。玄武为蛇龟合体的形象,为中国古代北方之神,与青龙、白虎、朱雀合称为四方之神

粤绣
粤绣是广东刺绣艺术的总称。包括以广州为中心的“广绣”和以潮州为代表的“潮绣”两大流派。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地为广州市、潮州市。与苏绣、湘绣、蜀绣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绣。

上下九
上九路、下九路、第十甫路地处荔湾区中心地段,东起人民南路、西至恩宁路口,全长1207米,全路段店铺林立,繁华热闹,被誉为“西关商廊”。早在一千多年前,这里是珠江古岸,今下九路附近设有绣衣坊码头,古印度高僧达摩就在此登岸传教。

顺记雪糕
(吕少珍同志是顺记店主之长女,从小随父操持店务,现年逾花甲,此文是口述回忆,由邓广彪同志整理。抗战胜利后几年,工商业兴旺一时,各行各业一度繁荣,消费有畸形发展现象,顺记做上层人士的生意,可说是因缘时会。

白字戏
白字戏,元末明初从闽南流入海丰,与当地方言、民间艺术结合形成海丰白字戏,潮人为区别潮州白字(潮剧)而称之为“南下白子”。分生、旦、丑、净、公、婆、贴7个行当,以演文戏见长,亦从正字戏中吸收部分提纲武戏;一般在上半夜演正字(讲官话),至下半夜才唱白字(讲方言),俗称“半夜反”。音乐属曲牌连缀体,唱曲衬词多用“啊衣嗳”。

泮塘五秀
西关泮塘清代属南海县恩洲堡管辖,民国时期为泮塘村。旧时有菜塘和藕塘,菜塘夏秋栽种蕹菜,冬春种植西洋菜;而藕塘则栽种品种优良的莲藕、慈菇、马蹄(荸荠)、茭白、菱角,因质量上乘、味道香甜爽口,时人称为“泮塘五秀”。泮塘菱角常与莲藕间种,1-2月下种菱角,3月下种莲藕,6-7月菱角收成时正藕叶繁茂之时。

旧“东山”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重视东山区的环境美化和住宅建设,区内绿树成荫,据1966年底统计,城区绿化覆盖率达273%。“东山”这块宝地,凝聚着中外丰厚的文化底蕴,以及近现代革命先烈的进取开创精神。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蔡和森等曾客居的东山新河浦春园

客家“墟日”
在客家人的口语中,一般把乡镇称为墟,把约定俗成的集市交易日称为“墟日”。墟日这天,农户把自己生产的粮食、日用品挑到墟场去进行交易;小商小贩更是闻风而动,把城里的商品运到乡下的墟场上叫卖。

忠信花灯
忠信花灯是伴随民间赏灯习俗而产生。忠信花灯是传统元宵赏灯习俗中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造型艺术,集绘画,剪纸、书法、对联、诗词、编织于一体。忠信花灯已成为客家文化的组成部分,赏灯习俗已在民众心中扎下深深的根基。

檀香扇
檀香扇是用檀香木制成的各式折扇和其他形状的扇,主要使用对象为女性,亦称为文扇。檀香木制成檀香扇具有天然香味,用以扇风,清香四溢。如拉烫檀香嫦娥奔月扇、拉烫檀香天女散花扇、拉花擅香龙吐珠扇、烫花山水扇,品味之余,确令人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