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红色史迹:广州市委旧址闹市可寻踪
作为“近现代革命策源地”的广州,具有悠久的革命历史传统。楼房大门墙壁上赫然镶嵌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中共广州市委旧址(1927年4月21日至12月为中共广州市委秘密机关所在地)。
五十年前手书营业执照 见证建国初期广州手工业
一市民在整理亲人遗物时发现一张手书文件,竟是建国初期广州手工业的“工商营业执照”。这张公文式手书“工商营业执照”,专家称见证建国初期广州手工业发展与管理规范,有一定的历史研究意义与收藏价值。

人民公社饭堂(图)
1959年人民公社社员们在饭堂吃午饭。
消失了的羊城人力交通工具
旧时广州的轿子集中在西关,这里马路开辟较迟,街巷狭窄,又因西关富商聚居,讲究排场,遇到潮水泛滥,少奶奶小姐们就坐轿上街。后来多宝、逢源等都修筑了马路,情形渐变,轿子渐少,坐轿的人多是医生、新妇、病人。民国时期的广州中华路四牌楼街(今解放路),手拉车一辆接一辆
南巴坡与唐代诗人刘长卿
南巴坡是南巴老县城的遗址,位于今电白麻岗镇西,此处尚存有南巴河及南巴村。绕过村边的菜地,跨过一道小拱桥,眼前平整开阔的这片坡地,便是南巴坡,诗人刘长卿当过几年县尉的南巴城遗址。
民国年间广东办现代糖厂的故事
很快,广东同檀香山铁工厂签订了第一批合同,购买新造糖厂和惠阳糖厂的全套设备,总值达110万美元。随后,榨蔗能力各为1000万吨的顺德糖厂、东莞糖厂的机器设备合同,也被斯可达工厂夺得。
趸船的前世与今生
广州自古就是华南水运中心,一条大河穿城而过,昔日珠江河道宽阔,舟楫泛江如过江之鲫。于是,海盗便转移了打劫目标,专挑前来趸船买货的船只、舢板下手,甚至有武装护航的买货船,海盗一样不放过。
中山纪念堂的图纸是如何保存下来的
在此后的几十年当中,所有涉及吕彦直及中山陵、中山纪念堂纪念碑建筑等事务,黄檀甫都没有辜负吕彦直的期望和重托。1934年12月,黄檀甫成婚,开始考虑南京中山陵和广州中山纪念堂、纪念碑的图纸、照片以及吕彦直的大量图书资料的长期收藏和保管问题了。
孙中山早年就读的南华医学堂
在广州长堤的中山医科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的前身,是1835年美国传教士巴驾在广州十三行新豆栏街创办的“眼科医院”,又称“新豆栏医局”。孙中山眼见江湖骗子卖假药,竟能骗了许多群众,心情十分沉重,遂立志学医,将来做一位“行医救人”的医生。
追寻广州十三行
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陈铿主创的油画长卷《广州十三行》(1m x 33.6m)在澳门首展,参加“万佛佑澳门”盛会。一口通商的广州,成为清朝开关后西方商船的“黄金口岸”,出口的当然是丝绸瓷器茶叶土布类,而从外国进口的是毛织品、棉花、金属、香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