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民国时期的天津“三八”妇女节纪念活动

2015-04-27 11:26 来源:南方网

  1910年,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第二次国际社会主义代表大会上,3月8日被定为国际妇女节。新中国成立后,“三八”妇女节成为一个法定的假日。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中国人庆祝妇女节并不是从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的。1924年3月8日,时任国民党中央妇女部部长的何香凝在广州发起了“三八”妇女节纪念大会,提出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争取妇女解放”等口号,成为中国纪念妇女节的开端。一年后的1925年3月,妇女节纪念活动扩展到了中国的其他几个大城市,天津就是其中之一。

  天津的前两次妇女节纪念活动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1925年3月7日,天津的《大公报》上登载了一篇《妇女国民会议促成会之传单》的文章,文中说,三月八日为“国际妇女节”,这一天是用来“表示世界妇女在妇女国际运动中之能力”的日子。这是天津人第一次知道还有“妇女节”这么个节日。传单中指出,“中国国权为帝国主义、军阀官僚所掌握,处于附属地位的中国妇女所受的压迫更加一倍”,号召中国各阶级妇女团结起来,亲身参与建设社会秩序的工作,以达到完全解放的目的。发布这张传单的“天津妇女国民会议促成会”成立于1924年12月21日,其发起人就是时任中共天津地委妇女委员的邓颖超。3月8日下午,由妇女国民会议促成会组织的天津第一次“三八”国际妇女节纪念大会在南开女中举行。主席江韵清致开会词后,由达仁女学的学生合唱了《国际歌》,那雄壮的旋律回荡在天津的上空。当时天津共产党负责人之一的于方舟也参加了这次纪念会,并且发表了名为《今后的妇女运动》的演讲,号召要“引导无产阶级妇女到国民革命的路上”。邓颖超也发表了演讲,号召妇女们“认清吾们的敌人”“给他们一个总攻击”。最后,大家共同高呼口号:“打倒帝国主义!取消一切不平等条约!打倒一切军阀!妇女在政治上、经济上、教育上、职业上与男子同等的权利!”参加这次纪念活动的虽然只有50余人,但却使天津的妇女运动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1926年,天津妇女节纪念活动是在位于北马路的天津商务总会召开的,组织者为“天津各界妇女联合会”。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天津组织的又一个妇女团体,成立于1925年6月7日,邓颖超仍为负责人之一。1926年的纪念会与上一届相比,参加人数更多,增至两三百人,内容也更为丰富了,其中最为激动人心的是“女工演说”的环节。这些女工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都长期受到各种压迫,心中积聚已久的痛苦终于得到了发泄的机会。她们向现场的人们倾诉着自己的遭遇,声泪俱下,现场的听众无不深受感染。

  到了1927年3月,已经是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前夕。在天津,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妇女团体开始遭到严重破坏,因此没有再组织妇女节纪念活动。此后的几年内,随着中国革命陷入低潮,天津没有再举办大规模的妇女节纪念活动。直到1931年3月,中国燃起了抗日的烽火,在爱国热情的激发下,“天津市妇女文化促进会”发表了《“三八”国际妇女节纪念宣言》,高高竖起了抗日的大旗:“日本帝国主义的炮火掀起太平洋的战云,中华民族的碧血染赤了黄海的波涛”“我们要横卧于走入一切战争的轧道上,阻止不人道的惨剧发生!”这样豪壮的话语,即使男子看了也会热血沸腾。3月8日,“天津市妇女文化促进会”又发起了妇女节纪念大会。但在国民党当局的限制下,这次纪念会并没有涉及抗日的内容。纪念会在国民党天津市党部举行,包括国民党党部、社会局、公安局等在内的天津市政府机关都有代表参加。在纪念会上,国民党天津市党部委员刘不同发表了一通无关痛痒的议论;中山中学校长蒋逸霄发表的演说中虽然提出了男女教育平等、权利平等、婚姻平等、禁止纳妾、禁止公娼等具体要求,但在当时,这些要求已经是各地妇女节纪念活动的老生常谈,实际效果微乎其微。

  此后,天津的妇女运动又沉寂下去。正如1934年3月8日的《大公报》所言:“本市因妇女运动组织团体多已无形消灭,故无纪念会。”这与天津市反动势力格外强大和顽固不无关系。比如1936年3月7日,在其他城市的妇女节纪念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天津当局却发布了这样一条命令:“通令津市公安局暨函天津保安司令部,严禁集会游行。两保安机关于奉令后,决于今日施行严密戒严一日。”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海妇女在何香凝、王燦芝(秋瑾之女)的领导下举行了有千余人参加的盛大集会,并举行了游行示威。

  虽然如此,天津的妇女运动并没有完全消失。已有的妇女节纪念活动让妇女解放的观念深入人心,社会对于妇女命运的关注明显增强。比如1933年3月8日,《大公报》就推出了一个特别报道《一般女工的挣扎——劳动妇女的职业调查》,该文以调查的方式记录了天津下层劳动妇女的各种苦难,这未尝不是对“三八”妇女节的一种纪念。另外,小范围的妇女节纪念活动并没有停止,其中三八女中是一个亮点。这所学校全称为“三八女子职业中学校”,位于英租界内,由妇女救济院院长张人瑞创办于1931年3月8日。从其创办日期和名称的选择可以看出,这是一所极具女权意味的学校,是谋求女子经济独立的一次实践。此后,每年的3月8日,该校都要举办隆重的周年纪念活动,同时纪念“三八”妇女节。比如1932年3月8日,该校举行学生成绩展览会,刊印了《三八小年报》及《三八纪念特号》。1935年,在天津市女界一片沉寂中,三八女中举办了一场有声有色的纪念活动,特别是该校还创作了一首妇女节纪念歌,歌中唱道:“说三八,道三八,三八纪念人人夸。自从此节成立后,各个争先来参加。读书还要勤劳作,不在闺中作娇娃。人格地位与事业,岂让男儿独手拿。”歌词中宣扬的妇女独立自主思想,极具启蒙意义。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当局对妇女节开始重视起来。在1946年“三八”妇女节来临的时候,南京政府以中央宣传部、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团部、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社会部的名义郑重其事地发布了纪念妇女节的办法,对各地妇女节纪念活动的主旨和内容进行了非常具体的限定。其所规定的八项内容中,所谓“妇孺卫生”就占了四项,除“扫除女文盲”一项有点实际意义外,其余全都是空话。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天津政府的妇女节纪念活动举行了三次,为1946年、1947年和1948年,内容包括纪念大会、发放赈品、庆祝晚会等。这些活动,名义上是由各妇女团体所主办,但实际的操办者是天津市政府社会局,而且经费也来自于市财政,天津市长、议长、社会局长、公安局长等各机关的首长都要参加纪念大会并发表讲话。这一时期,天津市的妇女节纪念活动完全为国民党当局所控制,成为国民党粉饰太平的政治工具,再也找不到抗战前那种革命性和理想色彩了。到了1948年,崩溃前夕的国民党当局主办的妇女节纪念活动政治色彩就更浓了,在新的《妇女节纪念办法》中,明文规定妇女必须要拥护所谓“戡乱”,还要“劝募捐献款物慰劳戡乱将士”“办理为戡乱将士及入伍新兵及其家属服务事宜”。妇女节至此已经完全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

  (省档案馆编研部 摘编)  

  (来源:中国档案资讯网)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4年3月10日 总第2580期 第四版)

点击查看放大图片

1924年12月,邓颖超(前排左一)发起成立天津妇女国民会议促进会。图为该会会员合影(此照片档案现存于天津市档案馆)

点击查看放大图片

1925年3月7日,天津《大公报》登载的《妇女国民会议促成会之传单》的文章(此档案资料现存于天津市档案馆)

编辑:超级无比滴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