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官厅湖畔留印着领袖的足迹

2015-04-15 16:42 来源:南方网

  ——纪念毛泽东主席视察官厅水库60周年

  1954年4月12日,是官厅湖畔的人民群众和官厅水库建设者们永远难忘的日子。那一天,毛泽东主席视察了官厅水库。毛主席在百忙之中关心着新中国正在建设的第一座大型水库——官厅水库。说起目前位于北京市延庆县和河北省怀来县境内的官厅水库,永定河上下游的人民深知它的作用。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库,库区面积235平方公里,库容量达22.7亿立方米。“永定河”这个名字是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由皇帝所赐。旧社会灾难深重的永定河,在历史上被称为“小黄河”,由于含沙量大,且河道多变,经常发生水患,两岸人民世代受害,人们称它为“无定河”。“永定”不过是人们长期的愿望。最终使人民生活安定、水患变水利,还是通过毛主席领导下的人民政府实现的。

  毛泽东历来十分重视水利建设事业,早在1934年1月他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中就指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1949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水利部召开了各解放区水利联席会,决定要根治永定河,在永定河上游修建官厅水库。1949年底,官厅水库工程处成立,着手进行准备工作。当年冬天,北京勘探队开进了官厅山村。1952年1月,官厅水库的建设正式开工。1953年6月,官厅水库拦洪工程胜利完成,在汛期起到了拦洪的作用。这是永定河自古以来第一次解除了下游水患,人民群众多年的愿望终于成为现实。毛主席听到这个喜讯后,极为高兴。出于对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座大型水库工程建设的重视,1954年4月12日,官厅水库大坝主体工程刚刚完工,毛主席就亲临官厅水库工地视察。

  毛主席来时是从北京乘坐火车奔八达岭到沙城再到官厅的。上午9点,毛泽东乘坐的专列徐徐开进了拦河坝临时乘降所。官厅水库工程局党委书记王森,副局长纪常伦、陈伦,保卫处长尹东成代表4万多名员工,前去迎接毛主席。毛主席身着灰色中山装,神采奕奕地走下火车,身边跟着卫士长李银桥。毛主席亲切地握着王森的手,询问他的名字,又问他:“你会筑水坝吗?”王森如实回答说,过去没筑过。毛主席对他说:“咱们都一样,都不会筑,不过筑一两个就会了。”这亲切的话语既消除了王森的紧张,给人以鼓舞,又体现了毛泽东一贯的实践观点。

  初春季节,风和日丽。毛主席红光满面、精神矍铄、不顾舟车劳顿,大步向水库工地走去。毛主席仿佛对工地上的一切都充满浓厚的兴趣,不时询问一些情况,提出一些问题,嘱咐一些相关事项。

  毛主席在水库工程局几位负责人的陪同下,颇有兴致地健步登上拦河大坝,环视了整个水库工程。从52米高、290米长的大坝西头一直走到东头,认真地察看了溢洪道工程的施工现场,又认认真真地询问了水库的设计、施工和即将动用等情况。当毛主席听说水库可以蓄水20多亿立方米,既可为永定河下游人民群众除水害,又能为首都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供水,还可以发电的情况时,十分高兴。

  毛主席阔步走下大坝,仔细地察看了输水涵洞等工程设施情况,并询问大家的生产、生活情况。他兴致勃勃地边走边和干部、工人们亲切交谈,一直笑容满面。当来到坝下的输水洞静水池后,毛主席又上了坝。这时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递来一根竹竿给他做手杖。毛主席拄着它,又登到了坝顶,一草一木地寻看,一坎一坡地登绕,一溪一河地停留。当毛主席看到工人们正在紧张地搬运石块砌筑大坝防浪墙时,就关心地问:“砌一方要多长时间?”一名工人激动地作了回答,毛主席满意地点了点头,露出了微笑。接着毛主席又和蔼可亲地问工人们:“家住哪里?”“家里几口人?”“一个月挣多少斤小米?”“干了多少年了?”“生活怎么样?”“什么时候到这儿来的?”等等。当一名工人回答自己是湖北人时,毛主席高兴地说:“咱们是老乡啊!湖北湖南一家亲嘛!”说完自己先爽朗地笑了起来。毛主席来到进水塔,看到工人们登着竖井阶梯上上下下很费劲时,就关切地对工地负责人说:“能不能做成电梯?”毛主席平易近人,始终把自己当作人民群众中的普通一员,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像一股暖流涌入了工人们的心坎,使大家感动得热泪盈眶,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把水库建好。后来,毛主席关心的进水塔竖井阶梯问题,已改装上了电梯。

  毛主席在官厅大坝上详细地询问了水库工程设计、施工和效益情况。毛主席还很风趣地对同他一起来参观官厅水库的几个系红领巾的女孩子说:“这里很好,你们几个留下来吧!”毛主席走到溢洪道时问纪常伦:“叫什么名字?”当纪常伦说了自己的名字时,主席说:“伦常颠倒。”当毛主席手拄竹竿,在工程局负责同志的陪同下,走向大坝背水面上坡处时,与孙英、尹东成、陈伦、王森、郝机斋,以及随同主席来的少先队员一起合了影。

  毛主席不知疲倦地在官厅水库工地一连视察了好几个小时,直到中午时分,经大家再三请求,才答应回到铁道边的临时乘降所休息。可临时乘降所既没候车室,又没有站台,连一般停车的道岔也没有,毛主席乘坐的专列只能退到官厅站停放。毛主席来到铁路边向四周看了看说:“咱们就坐这个铁板凳吧。”边说边坐在了铁轨上,工作人员一看,赶忙从附近仓库里搬来了一把粗糙的旧木椅,请毛主席坐。毛主席摆手表示不要,仍旧和大家一起坐在铁轨上,继续和大家交谈。毛主席对官厅水库工程建设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于水库建成后的巨大作用给予高度评价。由于当时官厅水库是新中国成立后在苏联水利专家的帮助下设计、施工的第一座大型水库,在国内外反响巨大。毛主席语重心长地告诉大家:“人怕出名猪怕壮啊!”教育大家要谦虚谨慎、继续努力工作。当水库工地负责同志就水库建设的一些问题请毛主席再作指导时,毛主席笑着说:“你们商量着决定吧!”话虽然平淡无奇,却充分显示了毛泽东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科学、谦虚谨慎的博大胸怀。

  这个时候,从官厅站方向驶来的专列发出一声长鸣,即将从坝头隧洞里驶出,坐在毛主席身边的铁道部领导赶紧搀扶毛主席离开铁路。毛主席幽默地对他说:“不要紧,它长着眼呢。”

  1954年,毛泽东已经是61岁的人了,可他一下火车就奔赴库区工地视察,连续在工地视察了5个多小时,直到下午两点左右,毛主席才向大家挥手告别。官厅水库工地建设者们恋恋不舍地目送毛主席登上火车。在库区建设者的掌声和欢呼声中,火车缓缓地离开了官厅水库工地。毛主席回京后,给工程局四位领导每人寄来了一张照片,并说:“这张照片不准发表,不准丢失,不准送人。”

  毛主席离开工地后,他老人家视察官厅水库的消息在整个水库工地不胫而走。许多见到毛主席的同志一遍又一遍地向大家诉说、回味着自己见到毛主席的情景。毛主席视察官厅水库,鼓舞着工程建设者们闯急流、过难关,对建设好水库充满信心。

  此后,毛主席一直很关心官厅水库建设的进展情况。1954年5月底,在毛主席、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通过广大水库建设者两年多的奋战,我国建成了第一座蓄水20多亿立方米的大型水库——官厅水库。喜报送给毛主席后,他非常高兴,欣然提笔写下了“庆祝官厅水库工程胜利完成”的题词表示祝贺。在庆祝大会上,当时任水利部长傅作义把绣着毛主席题词的锦旗展示在水库建设者面前时,整个库区会场一片沸腾。欢呼的声浪,激动的笑脸,所有在场的人们都陶醉在幸福和快乐之中。

  60年过去了,毛主席那次亲临官厅水库建设工地的足迹,印在了官厅湖畔的山山水水,也印在了库区建设者们的记忆里。毛泽东的名字和官厅水库建设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毛主席和永定河上下游的人民群众心连着心!

  (本文所示照片档案现存于北京市延庆县档案馆)

  (省档案馆编研部 摘编)  

  (来源:中国档案资讯网)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4年4月10日 总第2593期 第四版)

点击查看放大图片

1954年4月12日,毛泽东主席在官厅水库工地休息

点击查看放大图片

1954年,毛泽东主席给官厅水库工程胜利完工的题词

 

编辑:超级无比滴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