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的伟大 死的光荣
1947年2月6日,《晋绥日报》上刊登《刘胡兰慷慨赴义》的详细报道。1947年3月26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转战陕北途中,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向毛泽东汇报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
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纲领制订者——洪仁玕
洪仁玕(1822-1864年),字益谦(一作谦益),号吉甫,广东花县(今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人,洪秀全的族弟,太平天国后期主要领导者。作为太平天国后期的总理大臣和当时探索西学的先觉之士,洪仁玕是太平天国史和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其一生极富传奇色彩。
简单故事中的厚重人生
李德安,1917年出生,四川营山县人,1933年9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12月入党,历任红四方面军9军27师战士,30军军部勤务员、译电员,新四军机要科副科长、科长,山东野战军机要科科长,山东军区机要干部轮训队队长,中央华东局机要处副处长,第二野战军机要处处长,中央办公厅机要处副处长,军委机要干部学校副校长,通县军械学校校长,总后西安办事处副主任,西南物资工厂管理局副局长,兰州军区军政干部
詹天佑:用“工匠精神”筑就中华铁路
2005年10月12日,纪念京张铁路开工100周年时,“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铜像在张家口南站揭幕。在京张铁路施工过程中,詹天佑以精湛的专业素养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以无畏的开拓精神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红军名将眼中的“雄关”奇袭
1935年2月,中央红军重返黔北以后,毛泽东决心打一场大仗,根据敌情变化,他果断地决定夺取桐梓、娄山关,重新占领遵义。战斗开始前,毛泽东亲自给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下达命令:红13团务必于2月25日天黑前攻下娄山关,占领点金山。
引领一代美术风尚 “中西融合”的大师林风眠
林风眠(1900-1991),原名林凤鸣,广东梅县人。1928年受蔡元培之邀赴杭州创办中国第一所高等美术学府——国立艺术院,并任校长,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美术人才。林风眠是“中西融合”这一艺术理想的倡导者、开拓者和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许崇智:离枭雄只差一步
许崇智(1886-1965),字汝为,广州市人。孙中山的左右手 纵观许崇智的治军历程,最值得肯定的一个评价,便是他自始至终都忠于孙中山,甚至有愚忠的嫌疑。避世的作风 对许崇智影响最深的人,除了孙中山之外,便是蒋介石。
戎马一生余汉谋
他,14岁入读广州黄埔陆军小学,被保送到保定陆军军官学校。蒋介石免去陈济棠职,任命余汉谋为第四路军总司令兼广东绥靖主任,当即晋升为陆军上将、第四路军总司令。广州失守,第四路军总部女职员跟随余汉谋在粤北跋涉
马思聪 冼星海重逢在广州
中国现代三位伟大的作曲家———聂耳、冼星海、马思聪,都是在国外去世的。” 广州市麓湖星海园里的冼星海墓地纪念馆,与聚芳园里马思聪墓地纪念园、广州艺术博物院中的马思聪音乐艺术馆,近在咫尺,两位中华音乐大师,真的是第三次,也是永远地相聚在一起了。
柳忠秧的底气、骚气、意气
从历史(现实)层面和文化层面的对应关联加以审视,柳忠秧诗歌涉及两个主要地域版图的历史文化意蕴。《岭南歌》的时空跨度可谓上下千年,纵横万里,所涉及的历史(现实)意蕴与文化意蕴的确叫人为之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