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爱喝奶 广东有大功
广州郊区、顺德县大良、南海县平洲和大沥、番禺县沙湾、揭阳县棉湖等地的农民就开始利用水牛挤奶,将牛奶供给广州市民和外国侨民饮用。在广东,1904年广州设立了一间奶牛场,饲养水牛生产牛奶;1910年揭阳县农民曾广泉从饲养2头水牛生产牛奶起家,很快就发展到饲养58头。
五虎下江南 执教两广国术馆
1929年初,广州大东门外喊声震天,高高的擂台之上,一位血气方刚的壮年小伙与对手打得正精彩。虽有军政要员的支持,但如果不能让武林同仁心服口服,万籁声也难以顺利执掌两广国术馆。
紫气东来福临门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帝新春赐“福”诠释 每至元旦,皇帝要给亲近的大臣、身边的侍卫、守护在边陲的官员赐“福”字、荷包。” 嘉庆十年(1805)元旦,皇帝颁旨:赏给御前侍卫的“福”字均早已写好,命太监持赴东厢房赏给,并无遗漏。
过年祭祖
儿时记忆 我小时候是跟姥爷、姥姥一起生活的,他们的老家在河北安国,虽然定居北京多年,但老家仍有不少亲戚。摆好牌位后,安放香炉和供品,老北京通常的供品是三干三鲜或五干五鲜,三种或五种干果和新鲜的水果。

清朝两个与众不同的元旦节
那一年,登基大典的风头似乎盖过了元旦节,但实际上清宫中元旦节诸多应时的习俗和典礼还是丝毫无差地进行了。光绪帝:傀儡皇帝走过场 尽管晚清社会日渐没落,可光绪朝的最后一年,也就是光绪三十四年(1908)的元旦节仍然例行如故。
解放前广州印刷制版业点滴
抗战后,多集中在长寿东路一带,有三光、大华、建国、精工、美艺、胜利、善工、美捷、日安、艺雄、良友等制版所。印刷制版行业老字号首推三光电版所,1925年开设在拱日中路(抗战胜利后改抗日中路,解放后改和平中路),由书画家何雨三主持,后由其子何镜光继承。
末代沙皇登基前的广州之旅
一百二十年前的1891年,就在这样和暖的四月,千年古港广州喜迎前所未有之盛事:三年后即位成为沙皇尼古拉二世的俄国皇太子携其表弟希腊王子乔治来访。皇太子一行稍事休整,傍晚时分微服游览珠江对岸的海幢寺并拜访了著名的十三行总商伍浩官宅邸——— 伍家花园。
由“博爱”题词引出的友谊佳话
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特藏展厅内,悬挂着一幅题词,这是孙中山在1907年为邓荫南题写的“博爱”横幅。毁家纾难 资助革命邓荫南履历表 邓荫南原名松盛,字荫南、有相,因在家中排行老三,又称邓三,广东开平人士。
民国时怎样办护照
其实在清朝末年和民国前期,“护照”这个词并不仅仅是出国时的护照,还包括在国内旅行时所用的通行证,学生们想办的,正是后一种护照。《护照条例》上说,护照费是两块大洋(学生与工人半价),印花税也是两块大洋,但学生减半,劳工则只收三角。
西关电影业兴衰记
由香港光亚电影公司迁来广州的光亚画片公司,厂址在一德路靖海路的西南角(今属越秀区),于1926年拍摄了一部影片《从军梦》,同年2月5日在香港上映。紫薇影片公司,由后来成为香港电影红星的邝山笑创办,设在下九路,出品影片有《无敌情魔》和《璇宫金粉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