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火炭也叫走火链、下火海,是湛江个别农村元宵期间深夜举行的一项庆祝活动。活动有一套特定的仪式和程序,由师傅头表演。
过程
活动当天,要先在空旷地或大操场,用当天砍下的新鲜木柴1000多公斤,架成一堆,约高1米,宽2米,长3米,当晚点火,由两名男子用长叉负责拨弄火堆木头,使其烧旺烧透,村中男女老少围着火堆狂欢。活动前举行隆重的拜祭仪式,族长用公鸡一只,杀血洒火场,然后斩下鸡头,放入农用的一个铁犁内,投入火堆猛烧。
四周群众敲锣打鼓,狂叫高喊。众多青年,有的咬着燃点的香火,拼命打锣打鼓;有的挥舞香火不停呐喊,作表演前的阵势。按规定的时辰,师傅头身披红袍,头缠红巾,脚穿拖鞋,肩上扛着一面灰旗,率领众弟子到村头神龛上香,吹响牛角号出征。
在众人的簇拥下,师傅头来到火场,全场一片欢腾。此时,火堆木料已燃尽,留下一地乌黑赤红火炭,各弟子绕着火堆狂奔数圈作开场白,师傅头则脱去红袍,大摇大摆,走到火堆用工具从火炭中刨出烧得红软、冒着白烟的铁犁头,用手锤打,在众目睽睽之下,熟练地用牙咬着犁头,昂首阔步,绕场而行,面色无恙。
接着,师傅头身披一床薄棉毯,在火炭上灵巧地翻来滚去,旁人可闻到明显的毛毯烧焦的臭味。接着下来,师傅头与众弟子一个接一个,在火炭上来回小跑,将炭火踢开,踢得火花四溅,满地硝烟,这就到了表演庆祝的高潮。此时,四周烟花升空,爆竹燃放,锣鼓齐鸣,宣告庆祝活动结束。乡民一齐涌到火场,铲回灰烬返家,倒在自家猪圈、后院或塘边。按民间说法,踩火场的炭灰,可让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家族富贵添丁。
(省档案馆编研部 摘编)
湛江走火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