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河田高景

2016-06-13 10:53 来源:南方网

  “河田高景”产生于漫长历史时期和粤东山区交通相对闭塞的特定地理环境,是河田客家先民远离中原祖地,南下迁移“离根恋祖”精神状态下所形成的独具地方特色的客家民俗,它是传统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完美结合、交融的民俗结晶。

  河田高景起源于广福庵庙会,具有浓厚的佛道宗教色彩。“河田高景”时间设定在每年正月十九、二十两天,是一种具有固定时间、路线和基本仪式的、约定俗成的地方性传统民俗。

  “河田高景”的突出艺术特点是“高、险、巧”。“高”是指景旦所在的空中位置高,一般为7-8米,远远超过古民居屋脊高悬于空中,惹得万民翘首观看。“险”是指整台高景仅由一根6-8米长不规则小钢条独立支撑,景旦立于景梗正上方,看起来无依无托,随时都有摔下来的危险,让观众提心吊胆、捏一把汗。“巧”是指高景各有机单元巧妙组合,奇特考究,高景制作中既要依照景梗形状来谋篇布局,又要严密隐蔽景梗所在,绝对不能暴露景梗的“来龙去脉”,留下悬念让观众去猜测、争论。

  河田高景由景床、景梗、景物三部分组成。景床是个长×宽×高=1.2×1.0×0.8米的粗木架,它用来固定景梗、景物,是基座;景梗是根长6-8米的锻造小纲条;景物由景童、景旦和道具组成,景童由13-14岁以下少男少女扮演,景旦由5-6岁小童扮演,道具包括服装、饰品等,它们均为高景的有机组成部分。

  高景出游时,每架景除景童、景旦外,一般要配备4-8人为抬景,6-8人为导景,3-4人为护景,1-2人为监景。整架高景由4-6人抬着,在众人严密监护下前进。高景之后,有众多狮班、乐队、旗仗随行出游,组成一支庞大、整齐、载歌载舞的游艺队伍。

  河田高景历史悠久,取材广泛,文化积淀深厚,是勤劳而富有创新精神的河田客家先民继承传统、传承文化、创造美好生活的智慧结晶,它充分体现河田人民传承文化、酷爱艺术、渴望祖国富强的鲜明个性和人生追求,突出河田客家人“集体创作、团队协作、友谊竞拔”的团队精神,对启迪民智、传承历史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因受客观因素和多元文化冲击,河田高景传承乏力,再现困难,如不加以抢救保护,随时都有走向消亡的危险,亟待社会各界大力培育、扶持,使其重放异彩、枝繁叶茂。

  (省档案馆编研部 摘编)


点击查看原始图片

河田高景

编辑:陈冰青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