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九月九,风筝断线满街走

2016-06-12 16:14 来源:南方网

  农历九月九,是我国的传统重阳节。广东潮汕人在这一天除依古俗有“登高饮酒,簪菊花,插茱萸”的习惯外,还有盛行放风筝的习俗。这是由本地区的气候特点所决定的。潮汕地区,春季多雨、夏天太热、冬天太冷,唯独秋季,天气晴爽,最适宜室外活动,是放风筝的最佳季节,与北方春天放风筝的民俗截然不同。

  纸鸢、风筝,俗称“风琴(禽)”,潮人翁子光的《潮汕方言》:“纸鸢……或称作风琴,其声筝筝,故又曰风筝”、“放纸鸢,乡中人称放风禽”。风筝已有悠久历史,据宋《事物纪原》:“风筝,是韩信所作。高祖之征陈豕希也,信谋从中起,故作纸茑放之,以量未央宫远近,欲以穿地隧入宫中也。”随着风筝在岭南各地放飞,潮汕人结合本地气候特点,于秋天,特别是重阳节放风筝蔚然成风,相习成俗。

  许多地区还将放风筝作为一项有益身心的娱乐比赛活动。过去每逢九月重阳,潮州的百姓常自发到广阔的凤凰台沙滩上竞放风筝以较高低;清嘉庆《澄海县志》也有“是月竞放风筝”的记载。

  潮汕风筝型制多样,制作精细。有神话、人物、飞禽走兽、八卦等造型,形态各异,大小不一,最大的不下三尺,小的也有一尺见方,多以竹纸为料,制作过程分扎骨、糊纸、绘彩三个环节。澄海风筝因制作手法的不同而形成各家风格,如较为著名的有林有矩的《雄鸡争斗》、郑宽文的《粉蝶采花》、陈羽的《七星抱月》等等。其中以陈羽所制最具特色。

  潮汕风筝虽不像潍坊风筝、阳江风筝有名,但当风筝传入岭南之后,却为潮汕民众所乐于接受,放风筝之俗很快传遍潮汕各地。每逢金秋季节、九月重阳,在乡间田野或广场上,经常可见欢乐的青少年手执筝线迎风奔跑,空中一只只造型别致的风筝随风飞舞,起伏翻腾,蔚为壮观。因之,民谣云:“九月九,风筝仔,四处走”,俗语也说:“九月九,风筝断线满街走”。可见,重阳放风筝之风确是盛行一时。

  重阳节放风筝的民俗现已衰落,“风筝断线满街走”的景象已不复见,唯有孩童偶尔用以嬉戏取乐而已。

来源:广东文化网



编辑:陈冰青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