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俨然
广东人凡遇节日,都出动狮子助庆。狮头须白者为老狮,黑须而短髯(俗叫牙刷须)者为少狮。老狮表演强调沉朴老练,少狮表演强调雄威勇猛。在舞蹈过程,一般有拜会(即访问行礼)、采青(用生菜做包扎银币于内以备舞狮者捡去)、游巡(出会及沿途舞蹈)等形式。
还有狮子上楼台,表演内容与次序,颇有舞台艺术特色。首先由文殊和尚出场(俗称大头佛)驯练坐骑狮子。大头佛有刷牙、漱口、唤狮、驯狮等动作;然后由狮子表演睡觉状,醒状及擦面、拗腰、饮水、玩球等。大头佛与狮子演毕,便由各徒众表演拳术、气功、军器、对打等内容,所以舞狮颇受群众喜爱。
据拳家说,舞狮功底要厚,尤其是舞狮头,非有硬桥实马之功不可;舞狮尾的也要有熟练弯腰踢腿之技。舞狮头首先要马步稳健,硬桥硬马,两手直托狮头,高矗伸展,定身摇手,拧转旋回,皆有法度。舞狮尾,要善用腰力,紧依狮头,掀舞狮被,还要随时运用飞腿横踢,箭腿直踢,扫腿斜踢,以及弯脚屈伸等武功,才能搭配表演。
旧社会常有舞狮争雄抢霸之事,每出狮相遇,常用自己的武艺,压倒别人,以示威势;不时还因争采锦标而互相仇视,甚而发生斗殴冲突,以致死伤人命亦有之。故当时舞狮头者,须有硬马、力沉、桥稳的功夫;舞狮尾则力帮狮头,以腰劲腿快来助攻对方。
从前武师黄飞鸿有徒梁宽,硬桥硬马功夫了得,擅舞狮头;鬼脚七则运用飞腿弯腰掀舞狮尾,因而常操胜券。今天,时代不同的不足,舞狮,作为一种传统武技,只作为娱乐助兴之用。
(省档案馆编研部 摘编)
这是一幅刊登于1861年1月12日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插图。当年,这本画刊对中国的风土人情及社会事件作了一系列报道。右图是当时广州城中舞狮的情形,狮头形象与现在我们所见的狮头有较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