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开始,到五月三十日,东莞人划龙舟,洗龙舟水,趁龙舟景,吃龙舟饼,食龙舟饭,唱龙舟歌,成为龙舟月。龙舟月的主要活动是龙舟竞渡。
东莞地处珠江口东岸,东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水乡泽国,河流纵横,水面阔广,赛龙夺锦,自宋以来,沿袭至今。清末广东著名学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十八载:“东莞有彭峡,……五月时,洪流滂濞,放于百里。乡人为龙舟之会,观者画船云合,首尾相衔,士女如山,乘潮下上,日已暮而未散。……广中龙船,惟东莞最盛。自五月朔至晦(从初一到三十),乡乡有之。”
四月初八起,龙舟鼓响,人们作竞渡的准备和“热身”。姑娘们作小香囊。
“朱旗画楫蔽江下,潮走万江飞水马。”(清代东莞诗人罗瑞球)每年的东莞龙舟景,都始于“东莞龙舟第一景”的万江区。万江原名蛋家租,万江争流,更是舟龙之乡。东莞民谚有云:“初一初二,万江、西塘坡,初三初四,大汾、牛涌尾。”之后各地互让互利,定出自已的龙舟景日子。大镇、村每年设标竞渡。目前设标、景点有十三四个镇,连村级有三四十个景点。各村龙舟,必需到世交(互有婚嫁的村庄)、世好、同姓的村庄趁景,保持世代开创的友谊。
龙舟月已成为东莞一大特色,“团结拼搏,奋勇争先”被喻为东莞精神。东莞龙舟代表队多次在国际大赛中获得冠军。1984年6月香港生力杯国际龙舟赛冠军,1998年参加马来西亚、新加坡和香港等地举行的亚洲杯龙舟赛和国际邀请赛,先后夺得五个冠军。1999年8月,女子龙舟队代表国家参加在英国诺丁汉举办的第三届世界龙舟锦标赛,一举囊括了女子三项赛事的冠军。 2000年起沙田、中堂先后被中国龙舟协会授予全国“龙舟之乡”的光荣称号。
(省档案馆编研部 摘编)
赛龙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