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王阳明伯府授“心学”

2017-10-18 15:37 来源:南方网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祖籍山阴(今绍兴),生于余姚,10岁时随家人迁回山阴。因曾筑室于会稽山下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其创建的“心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王阳明在绍兴曾建有一座伯府第,今天,府第建筑早已不存,沿用至今的几处地名,见证了王阳明在绍兴生活和讲授“心学”的历史。

王衙弄

王阳明的父亲王华,为明宪宗成化十七年(1481)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曾任南京吏部尚书等职。王华在高中状元的当年,携家人从余姚回到祖籍山阴越城光相坊,在光相桥旁并排兴建了3所台门,依次命名为状元第、翰林第、学士第;后又在西小河东岸,北海桥之前,谢公桥之后建成状元府,又称宫保第。王华曾任“东宫讲读”,即东宫太子太保,故而名之。状元府建成于弘治元年(1488),时王阳明16岁,因其是长子、嫡出,故留居状元府,其余三房分居于光相桥旁的3所台门中。

王阳明自幼受宋儒理学的熏陶,从小就怀有“读书学圣贤”的志向。王阳明任兵部主事期间,宦官刘瑾擅政。武宗正德元年(1506),朝臣上疏要求削除宦官刘瑾权柄,被逮捕入狱。王阳明不畏权贵,抗疏引救,触怒刘瑾,被廷杖四十,贬为贵州龙场驿丞。在边远荒凉的龙场,王阳明静心思考,创立了“致良知”学说,又称“心学”。刘瑾恶行败露被诛后,王阳明被起用为右都御史,巡抚南赣。正德十四年(1519),宁王朱宸濠在江西起兵谋反,王阳明率师平定叛乱。由于宦官张忠等谗言构陷,平叛不但无功,反而获咎。明世宗朱厚熜即位当年,王阳明任南京兵部尚书。不久,诏封新建伯,准世袭。次年,又钦赐御建伯府第。

嘉靖元年(1522)二月,王阳明的父亲王华在家中去世。办完丧事后,王阳明才将状元府扩建为伯府第,占地16亩。府第入口处建小型四柱三间冲天石砌牌坊,府中大厅高大宽敞,梁架全部用楠木构成。伯府第建成后,府中大厅成了王阳明讲授“心学”之所,其时,四方门人常在此聚集受学。明嘉靖三年(1524),绍兴知府南大吉在龙山西首重建稽山书院后,王阳明又在书院讲学。伯府大厅的性质相当于书院,在这里,王阳明完善和总结了“心学”,使“致良知”学说广为传播。

王阳明故世后,其后代一直居住于此府第。1927年初,伯府第失火,烧毁了大厅及周边建筑,整座府第仅剩下了石门框、饮酒亭、观象台、碧霞池等遗迹。今天的王衙弄即原王阳明府第内的一条通道。

碧霞池

碧霞池,俗称王衙池,是伯府第大门前的一方水池。

伯府第坐落于谢公桥之后,北海桥之南。此处风光秀丽,环境优美。但由于府第前无河道环绕,于是便在府第门前挖了一个大水池,池长37米、宽25米,代之以门前河水,象征风水之利。该池既是王宅内的观赏池,又是消防池。池周围花木扶疏,绚丽怡人,池内碧水清清,映照云霞,由此得名碧霞池。此后,又在池上架设木桥一座,桥两侧设美人靠椅,以供休憩。桥造于池上,更能“鸢飞戾天,鱼跃于渊”,任其上下可察,天泉可鉴,桥因而取名“天泉”。桥池呈现“蓝天照碧水,清泉映霞烟”的景致,其意其形相得益彰,哲理至深。

王阳明在父亲去世后,遵奉明朝丧制,为父守孝3年,称为丁忧。由于朝廷中排挤王阳明的势力很大,竟长达6年不召其回京。在此期间,王阳明隐居山阴讲学,常乘月色之夜,在碧霞池坐舟吟诗,吊慰先人。

明嘉靖三年(1524)八月十五晚,皓月当空,亮如白昼,王阳明在府第设夜宴,与诸门生饮酒论学,半夜时分兴之所至,移席于碧霞池天泉桥上,饮酒赏月,吟诗讴歌。

嘉靖六年(1527)五月,王阳明奉诏前往南宁平乱。离开家乡前,门生纷至沓来,求教“心学”。临行前的一天晚上,客始散,王阳明正要入内休息,闻门生钱德洪、王畿立庭下,请教“心学”真谛,先生复出,并邀两门生至碧霞池天泉桥上。王阳明此时已是积劳成疾,此去南宁平乱,预感自己很难平安归乡,遂将自己毕生坎坷与智慧传给了嫡传弟子。他站在桥上高声朗诵了他“心学”中的“良知”“格物”教义: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门生屏气凝神,恭而听之,记下了这四句话。此教义系王阳明立于碧霞池天泉桥上所授,后人称之为“天泉论道”,亦称“心学四诀”。

今碧霞池尚存,天泉桥已圮废。

假山弄

王阳明在兴建伯府时,门前碧霞池中所挖出的泥土被堆放在后园之中,池成时,泥土已堆积如山。王阳明让工匠们用块石作基,上堆泥土,周边再用块石整齐垒砌,筑成了长53米、宽18米、高5至6米的土台。站在土台上,四周景色尽收眼底。南眺雨廊骑楼、山水相映,北望水埠拱桥、粉墙黛瓦,大有登山临高,气象开阔之势。因此“山”是人工堆筑而成,故呼之为假山。

王阳明名世真才,不仅传拓“心学”,而且精通兵法,对天文学也很有研究。在他父亲去世回乡守制,以及54岁时辞官回乡讲学期间,经常在这座假山上观星探月,占气测候,论证天体,运筹其学,后人遂将此假山名为观象台。

伯府第失火被焚毁后,观象台前的一条宅后通道成了邑人公用之巷弄,名其为“假山弄”。

船舫弄

船舫弄位于绍兴古城西小河东侧,伯府第西首。明代时,西小河水面较为开阔之处,被人称为大船埠头,是王阳明家停泊船舫之处,后将大船埠头东侧的一条路称为“船舫弄”。

绍兴境内河网众多,水路四通八达,因此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乌篷船(将船篷漆成黑色而得名)。乌篷船有大有小,小的乌篷船只需一人坐在船尾,手脚并划船浆,就可在水面穿梭;大的乌篷船,可容人直立,可置放桌椅,船舱内外饰画题诗,亦称“画舫”或“船舫”。当年,王阳明在伯府大厅讲授“心学”,前来听讲的门生济济一堂,就连绍兴知府南大吉也自称门生来此求学,这些来往于伯府第的官员及门生所乘之船舫就停泊在大船埠头。

(省档案馆编研出版部 摘编)

(来源:中国档案资讯网)

(原载:《中国档案报》2017年6月16日 总第3080期 第四版)

明《万历绍兴府志》

《王衙弄·碧霞池》 白海 绘

《假山弄·观象台·船舫弄》 徐连生 绘

编辑:陈冰青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