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旧“东山”

2017-02-13 09:17 来源:南方网 吴裘

  忆述湮没了的旧“东山”

  “东山”的由来

  “东山”的得名,源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的东山寺。到清顺治七年(1650年)重修,分割前殿为真武庙,于是寺庙分家。真武庙俗称东山庙。早期的“东山”大致是指现在的庙前直街、署前路、寺贝通津、龟岗一带地方。20世纪前,东山还是广州大东门外的一片郊野,到处可见土阜、坟墓、树林、稻田和鱼塘,间有疏疏落落的竹林茅舍。当时这个地区有山河村(在今新河浦)、寺右乡(在今的寺贝底)、猪屎寮(在今中山医科大学附属一院附近)三个自然村,居民大多以务农为生。当时,近郊农民日常挑瓜菜在庙前一带摆卖,形成了一个小集市,“东山”的概念,仅仅包括东山庙的周围地区,根据《番禺县志》和《番禺县续志》记载,当时这里称姚家岗,又名七星岗。在明、清两代,东山区一带属番禺鹿步司管辖。

  “东山”行政区域的形成

  “东山”于辛亥革命后归属广州市,1917年在现今的署前路设广州市东山区公所,民国时广州市有28个区公所。后来设置的东山行政区是以1951年成立的大东区、前鉴区、东山区为基础,于1961年将三区合并,同时将越秀区的永汉南街、珠光街、德政南街、大塘街、芳草街的五条行政街道一并划入,形成南临珠江主航道,北至广深铁路,东至沙河、杨箕涌,西至西坑、东濠涌北段、仓边路、文德路、北京南路、天字码头为界的14.7平方公里面积的东山区。1986年市政府又将沙河、杨箕涌以东,广州大道以东的天河区地块划给东山区,使东山区的面积达17平方公里,直至2005年与原越秀区合并,统称现在的越秀区。

  二十世纪 “东山”的特点

  20世纪初,西风东渐,广州又是接触外来宗教文化较早的地方,在这些外来的宗教文化以及当时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地形成“东山”以下的几个特点:

  一是教会文化的汇集地。由欧美传入中国并取得特权的宗教主要是基督教和天主教。最早来到东山兴建教堂、进行传教活动的教派,除了基督教的浸信会、安息会、中华基督教会外,还有法国的天主教。其中,美国浸信会国外传道部——美南差会是进入东山最早、在东山势力最大的教会。1888年,美南差会在五仙门(在今长堤)创立培道女子学堂,随着入学学生的增多,狭小的校园束缚着学校的发展,且学校附近的烟馆、赌馆、妓院林立,扩大校园极为困难。遂于1903年在东山的寺贝通津一带购地建筑新校舍,于1908年建成,培道的“红楼”与耶逊堂“两所校舍是东山最早的新式建筑物。与“培道”同时期的还有美南差会在庙前西街开办了两广浸信会神道学校,培育传教人员。并于1919年将该校迁至七星岗。1889年,具有爱国思想和民族自尊心的中国教徒廖德山等人通过募捐,在城内德政街建培正书院。1907年在东山购买烟墩岗南部的一块荒地建新校舍,于1908年建成迁入,奠定了现在培正中学的基础。当时培正的经费主要靠两广浸信会联合会及海外侨胞捐助,教学水平颇高,在广州、香港、澳门均设有分校,全盛期正校与分校共有学生6 000余人,是广州学生最多的中学,它对东山的兴起及繁荣起了重要的作用。此外,美南差会在东山建立的教堂、学校及慈善机构还有:1895年兴办的美华书局,1902年的烟墩幼儿园,1903年兴办的浸信会礼拜堂、培贤神道女校和恤孤院,1913年兴办的慕光瞽目学校、培灵幼儿园,1918年兴办的培坤女子中学、赖神浸信会堂,1919年建立的两广浸信会医院,1922年建立的两广浸信会安老院以及两广浸信会联合事务所。美国安息会也于1910年在犀牛路、农林下路、三育路、福音路(即:福今路)买地建立学校、教堂和医院。该会的华南联合会中心也设在东山,管辖港、澳、两广、福建等六七个地区会。英国的圣公会于1912年在东山建圣三一中学、圣希利达女子中学及培德女经学校。东山开发之前,天主教徒在东山建天主教堂,后来又办起育婴院和安老院,专收婴孩及天主教老人抚养。中华基督教会也于1933年在东山建光东堂。外国宗教势力在东山的扩张,使东山成为英、法、美等国进行文化渗透及其活动的大本营,但客观上也促进了东山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使东山较早地接触西方近代文化,在开发初期就具有浓厚的宗教文化气息,并逐渐成为广州的教会活动中心和名校的汇集地。

  二是归国华侨和侨眷的聚居地。广州市是著名的侨乡,东山区又是广州市归侨、侨眷居住人数最多的一个行政区。据东山区侨务办公室1984年统计,全区共有海外侨胞、港澳同胞47 495人,归侨、侨眷、港澳同胞34 689人,归侨、侨眷、港澳同胞亲属7 436人。海外侨胞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及新加坡等地。他们为东山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华侨对东山的兴起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20世纪初,东山刚刚进入开发时期,许多华侨在此投资。他们有的筑路建房,有的办学校及其他慈善事业。华侨聚居东山、开发东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东山离市区中心较近,适宜结庐落户,此其一;东山有教会主办的中、小学,在此居住方便照顾儿女读书求学,此其二;华侨在国外多已信教,东山宗教气息浓厚,符合他们的宗教信仰及其生活习惯,此其三;东山居民中四邑人(台山、开平、新会、恩平县人)居多,而华侨中也以四邑人居多,迎合了华侨重视乡土人情关系的心理特点,此其四;东山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优越,此其五;20世纪初,侨乡土匪横行,有钱者无法安居,广州也是战乱频仍,历经劫难,唯东山因有外国人居住,治安得到历届政府和军阀的重视而免遭诸多骚扰,吸引了不少华侨、侨眷定居东山,此其六;东山处于初步开发时期,空地较多,地价偏低,拥有经济实力的归侨、华侨不论在东山投资生产或炒地皮均有利可图,此其七。于是,一些华侨和侨眷就利用手头上的资金,以个人独资或合资公司的方式争先购买土地,建筑道路和房屋,有的用于自己居住,有的租卖图利。东山早期的建筑物,除了教会学校和教堂、医院外,主要是华侨及侨眷所建的房屋。1915年,美洲归侨黄葵石向政府领得官荒18亩,修筑马路经营地皮买卖,分段出售。现在的龟岗马路及龟岗一至五的横马路都是当时修筑的。与此同时,归侨杨远荣、杨廷蔼也掘平龟岗附近的江岭小丘,修筑江岭东、西街。归侨钟树荣等开辟广成路一带建筑房屋。现在的达道路、龟岗五马路、恤孤院路、共和村等地,原是一片荒地,自1922年华侨在此陆续筑路建房,这一带逐渐地繁荣起来。

  三是华侨兴办东山的慈善事业。东山一带的学校、医院及慈善机构颇多,大多由华侨捐资创办和发展起来的。如培正自创立及后来的一切费用,有大部分是由华侨捐助的,培正中学的校长曾多次到南洋、美国、加拿大、古巴等地向华侨募捐,该校校园内的“美洲华侨纪念堂”、“澳洲华侨纪念宿舍”、“古巴华侨纪念堂”、“王广昌宿舍”、“陈广庆饭堂”等建筑物,都是华侨捐赠的巨款兴建的。两广浸信会安老院是由归侨教徒卢连倡议而建的。建成之后,又曾多次到美国等地向华侨募得巨款,用于兴建院舍,收养老人。两广浸信会医院也曾派人赴美向侨胞募资,接受捐助,并用所筹款项建成四层大楼一座。1935年,执信女子中学成立,派李佩芳等人赴美洲募捐,募得56万元善款。陈济棠治粤时期,实行优惠华侨政策,更吸引了众多华侨到东山投资。此外,华侨还为中国国民革命作出重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文化大革命”前夕,华侨在东山区兴建中小学、幼儿园多间。其中,1956年兴建的华侨小学,得到华侨、归侨、港澳同胞的资助,如王源兴捐资10万元,何贤捐资6万多元,王诚宽捐资5万多元,据统计捐资者达2739人,共捐资46万余元。华侨小学落成后,不少华侨还捐赠钢琴、图书、放映机、医药等物品。他们还成立学校基金会,学校的办学经费及教职工的工资福利大部分由基金会支付。华侨小学的学生来自印尼、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缅甸、南非、美洲和澳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学生毕业后,有的在国内深造,有的回原侨居国。在海外传播和弘扬祖国文化,与祖国进行各种经济往来,起到了支持祖国建设的积极作用。1955年,广州市人民政府为方便海外华侨回乡置业,在环境优美安静的蚬壳岗、罗岗、玉子岗、蟠龙岗划地25万平方米,作兴建华侨房屋用地,拨款人民币50万元,用于建设新村的道路、下水道、供电、电话等市政公用设施。建成了在穗著名的华侨聚居地——华侨新村。该村1955年5月15日正式奠基,至1965年,建成177座独院式别墅,391套公寓,小学、幼儿园、托儿所各1间,总面积11万多平方米。购房的华侨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四是理想的住宅区。东山地处省城的东南隅,为城乡交通要道,水陆交通方便;东山的教堂、慈善机构多是外国人主办,各国传教士聚居东山;东山成为华侨集中居住的地区。所以历届政府对东山的治安较为重视,怕引起国际争端,战乱时期也尽力避免骚扰东山,东山便自然成为战火中一方避难的圣地。自辛亥革命至解放战争30多年中,广州曾发生多次战祸。1912年,广东督军陈炯明解散民军首领王和顺等武装,双方在东南关一带发生历时几天的战事;1913年,龙济光入粤驱逐陈炯明,双方在城内及沙河发生战斗;1916年,滇、桂军东下讨袁世凯驱逐龙济光,双方在城郊展开激战,历时达数月之久;1925年,粤军驱逐刘震寰、杨希闵的战役爆发,战乱中,城内的商店或被乱兵抢劫一空,或被战火焚烧殆尽,居民遭奸淫侮辱,侥幸存活者也遭受严重的精神打击和财产损失,甚者家业荡然。唯东山居民仅受一场虚惊。这无疑增加了置业者对东山的兴趣,使越来越多的教徒、归侨、侨眷及党政要人、文化界知名人士在东山买地结庐。1917年,时任广东省警察厅厅长魏邦平,在东山为自己建了两座别墅,一在江岭东街,名为猎庐;一在大沙头东端,名为鱼庐。梅花村初名“模范村”,最早有法国天主教兴办的安老院。后来陈济棠等在该处马路旁建筑楼房居住,军政要人建房者接踵而来。寺贝底村西有一片大树林,也被陈济棠等人砍树开马路,将土地分段出售。在梅花村建房的官僚军阀有:陈维周、林翼中、林云陔、余汉谋、李扬敬、孙科、缪培南、香翰屏、林逸民、李汉魂、邓龙光等。他们每人所建楼房一座或多座不等。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重视东山区的环境美化和住宅建设,区内绿树成荫,据1966年底统计,城区绿化覆盖率达273%。故空气清新,景色宜人,20世纪80年代被评为全国两个城市人口平均寿命最长的城区之一(另一个是北京的东城区)。东山安静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了大批归侨和侨眷来此居住,形成了颇有特色的华侨住宅区。区内侨房典雅别致,羊城八景就有黄花浩气、红陵旭日、东湖春晓三景均在东山区。

  五是革命圣地聚集和政治活动中心地。由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山仍处于广州城的东郊,方便从事革命活动,故形成了这一特点。1891年,为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康有为在广州现中山四路长兴里3号创办万木草堂,成为戊戌变法的策源地。1893年冬,孙中山、尤列、郑士良、陆皓东、程耀宸等革命党人在文德南抗风轩议盟,从事革命活动。1911年4月27日(农历3月29日)以革命党人黄兴等率领一百多名选锋队在越华路小东营发难,攻打两广总督署为发端,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辛亥“三二九”广州起义。大革命时期,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蔡和森等中共领导人也曾客居东山新河浦春园,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恤孤院后街(今恤孤院3号)召开。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文明路大钟楼今鲁迅纪念馆召开,在这次会议上,国共两党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大钟楼因而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见证。1926年,毛泽东等革命者在中山四路42号番禺学宫宏开讲舍育英才,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文明路194号至200号是1924年至1927年中国共产党广东区委员会的办公地,在这里作出过有关革命统一战线、改组国民革命军、开展农民运动、发动省港大罢工、统一广东、出师北伐等一系列重大决策。1926年11月至1927年2月,中国国民党在东皋大道礼兴街5号举办了华侨运动讲习所,由国民党海外部部长、马来西亚归侨彭泽民任所长,聘请邓演达、郭沫若、恽代英等担任教员,学员多是海外华侨。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南局、广东省委、广州军区三大机关和各兵种机关办公的所在地,广州铁路局、省市的厅局机关、中央和外地驻穗机构也多选在东山设置办事机构。

  “东山”这块宝地,凝聚着中外丰厚的文化底蕴,以及近现代革命先烈的进取开创精神。

  (省档案馆编研出版部 摘编)

点击查看原始图片

位于寺贝通津9号基督教堂

点击查看原始图片

东山新河浦华侨洋房

点击查看原始图片

东山培道女子中学部分旧校舍

点击查看原始图片

东山培正中学校门

点击查看原始图片

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蔡和森等曾客居的东山新河浦春园

点击查看原始图片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点击查看原始图片

恬静整洁的东山街道

编辑:陈冰青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