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为文艺和教育事业奉献一生 ——怀记李育中教授

2015-12-04 15:09 来源:南方网

华南师范大学资深教授,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教育家,中国民主同盟会盟员李育中先生,2013年 6月 28日在广州病逝,享年 103岁。李育中先生一个多世纪的风雨人生和八十五载的辛勤笔耕,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那传奇与不平凡的一生,永远令人回味,怀念。

李育中先生祖籍广东新会,1911年 1月 5日出生在澳门的一个海员家庭,家境清贫。他父亲为了使家里出一个“斯文人”(读书人),动员全家成员打工赚钱供他上学。童年时,父亲把他送到寄宿学校读书,后来他进入香港英文中学及英文商业专科学校学习。

李育中与“文”字结缘,始于 14岁时读到田汉的《蔷薇之路》,这激发了他的求知欲,而后两三年里,他大量阅读鲁迅、茅盾、沈从文、丁玲等作家的作品,并通过直接看英文原版小说,从中汲取丰富的文学营养。阅读多了,就萌生了朦胧的写作愿望,开始尝试用白话文写作。不久,他大胆地做出一个决定,辞去“皇家工”,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涯。他所写的作品,大都反映当时香港上层社会与底层劳动人民两种不同阶层的人民的生存状况,大胆批判不平等的现实,表现了同情弱者的人文主义倾向,受到市民大众的欢迎,是香港新文学拓荒者之一。

抗战时期,他以笔为枪投身抗战。1995年中国作家协会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 50周年之际,赠予他“以笔为枪投身抗战”铜匾,授予他“抗日战争时期老作家”称号,以表彰他在抗战时期的文学创作和在文艺活动中所作出的贡献。抗战胜利后,他毅然选择在广州安家,参与广州的民主政治和文艺活动。解放后,他继续在文艺创作上不断追求,并致力于教育事业 40多年。

追求艺术真谛和思想真理不变

解放前一年,李育中转至广州市艺专任教。解放后任省立艺专、华南文学艺术学院教师,1953年院校调整,便一直在华南师范大学(原名华南师范学院)执教中文,兼教美术和英文。他在繁忙的教学科研之余,笔耕不辍,为国内外报刊撰写文章及外国文学、近现代文学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内容涉及各个方面,据估计,解放以来共有 200万字之多。专著包括《英国诗人拜伦》、《英国剧作家萧伯纳》、《德国作家歌德》、《香港流行话拾萃》、《广东新语注》(合作)、《岭南现代文学史》(合作)等。他在岭南文学史、美术史,以及鲁迅思想研究等多个领域也卓有建树。

李育中在“文革”中受过冲击,蹲过“牛栏”,后又去过干校,历尽磨难。然而他追求艺术真谛不变,追求思想真理不变。他正直诚实,敢讲真话,自嘲是一个“好事之徒”,不高兴做“和事佬”。有一次在省作家协会的会议上,他毫不客气地驳斥一位老作家的极“左”谬论。还有一次,在一位颇具权威的著名作家作品研讨会上,因有几位北京来的中国作协著名作家在座,有些与会者只会客套奉承,不敢讲真话,而李育中在发言中以充分的证据和事实,坦诚地指出作品存在的问题,迎来会上各位的敬佩目光。同时,他也有宽容的一面。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一位北京年轻学者大红大紫,颇受追捧,李育中写了篇文章对其某些论点进行批驳,说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文章将要付印时,这位学者遭到了批判,李育中便把文章撤了下来。他说人走红时要提醒,现在大家批判起来,他就不掺和了,类似的实例还有不少。他说做人要宽容,但要有原则和底线,他始终保持着老一辈知识分子的尊严和文人的风骨。

在改革开放之初,极“左”思潮仍然盛行,李育中敢于打破“禁区”。1978年,他在华南师大讲坛开设第一个“美学讲座”,当天听课的学生众多,讲座地点只得移到可容纳 300人的阶梯教室,依然挤满人。听课人数之多,气氛之热烈,打破了该校授课记录。李育中在华师大任教近 40年,直至 1991年指导最后一届研究生毕业才离开教坛。

大胆探索勇当先锋

进入 20世纪 80年代,李育中一直关注和研究西方文坛和文化问题,他思想敏锐,博学广知,见解超卓。在国内最早为尼采“翻案”,对奇异不寻常的卡夫卡作出恰当的评价。德国思想巨匠尼采在我国被人骂为“法西斯老祖宗”,长期被批判否定,李育中撰文为尼采辩解,认为他的思想并非法西斯思想的根源,其正面因素大于负面因素,尼采所说的“权力意志”被人曲解为是一种统治,凌驾甚至压迫人的罪恶思想,其实从德文的本意来理解的话,它指的是“能够发挥的力量”,这是古今中外成功者必备的素质。在上个世纪,大文豪罗曼·罗兰、高尔基、鲁迅等都受过尼采思想的影响。李育中的长文《鲁迅与尼采新探》(1979年发表于《鲁迅研究》,2008年经删节后重新发表),用详实的资料,引经据典考证尼采的思想哲学,由此触发了全国学术界的一股“尼采热”。

早在 1935年,李育中在香港《红豆》杂志翻译过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短篇小说《乡村医生》。1980年,他在《黄埔文艺》撰文介绍了这位被称为“表现主义之父”的著名作家。他认为,卡夫卡是西方现代派的一个先驱人物,无论从非理性的荒诞幻想方面,还是从所谓表现主义因袭方面,或是从必须认识自己,人有否异化,求取生存出路的存在主义方面,他都堪称是个不自觉的先行者。卡夫卡的重要作品《变形记》、《判决》、《城堡》和《诉讼》等多带有自传性,文体传统典雅。李育中分析,卡夫卡绝望痛苦的人生,迫使他在文学中寻找寄托,他的作品提出的迫切问题,人的异化问题,人生痛苦的问题是他所关心的,他提出的问题具有哲理性,启示性,他的写作艺术技巧新颖,与现实密切联系。上世纪 80年代前中期,在人们对“朦胧诗”这种新创作现象褒贬不一的时候,李育中撰写文章支持“朦胧诗”的文学探索与创新,并给予高度的评价。1985年,李育中应邀到香港参加国际文学电影研讨会,香港朋友推荐说,李敖是“台湾鲁迅”,并赠送他李敖写的书。这一年,李育中撰文评价这位台湾著名学者,成为大陆首篇介绍李敖的文章。随后几年,李育中又陆续在报刊发表了几篇文章,给予李敖高度的评价和肯定。2003年,93岁高龄的李育中被邀参与了“岭南画派该划句号了吗?”的讨论,针对两种不同的对立观点,他在《羊城晚报》撰文《迎新送旧势有可行——由一个画派到另一个画派》,提出自己的看法。他希望新人做新事,既要解构又要建构,并不是一破了事,需要崭新而有魄力,既然打出一个新招牌,不妨有条文,有宣言,有纲领,更重要的是有行动,有货色。希望锣鼓先行,文字与行动也要跟上,不然热闹一场,旋又寂寞,那就可悲。上世纪 90年代,李育中几度赴香港进行学术访问和文化交流。2006年底,应香港艺术发展局之邀,再次赴港出席世界文学研讨会。李育中在会上宣读了六千多字的论文《对香港诗坛形成和发展之我见》。并在会上接受媒体和读者的提问,得到与会者的好评。

淡泊名利甘当教书匠

解放后,李育中从教 40多年,桃李满天下,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他给学生上课无拘无束,古今中外,天南地北无所不谈,旁征博引,风趣幽默,受到学生欢迎。李育中不但给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他认为,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而阅读能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和提升人格魅力。让学生自由地阅读,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尊重个性,学校不要管得太过,只要善于引导就行了。他常笑谈,最优秀的学生都是逃学的,逃学是逃到图书馆,不是游手好闲,很多调皮的学生都是自学成才的。

李育中一生淡泊名利,有当官的机会不当,却选择当一辈子教书匠,他说当教授很满足。他为人处事低调不张扬,但却盛名在外。早在上世纪30年代他已是香港新文学的拓荒者之一,是知名的作家。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出席全国第四届文代会,是广东作协的理事,顾问,省鲁迅研究会顾问。作为文学家,他被收入《世界华人文化名人略传》(香港中华文化出版社,1992年)和《中国文学家辞典》,作为翻译家,他被收入《中国翻译家辞典》。上世纪 80年代,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派人到华南师大的家里采访他,现场录音录像。

2007年,李育中入选岭南文化名人,省内多家媒体陆续前来采访他,并录像、撰文报道。他在香港、广州等地的文学创作活动愈来愈多地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被写进《岭南现代文学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香港一些大学的研究者在考察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香港文学和岭南文学时,也常论及其文学创作成就与对文学史的贡献,在数年前已注意收集他的有关文稿和手稿。

生命不熄读书写作不止

李育中活到 100岁时,身体仍然健朗,除视力和听力欠佳外,思维清晰,记忆力不减,说话声音洪亮,步履尚稳健。对于自己长寿的秘诀,他曾经总结过三句话,第一,按自然规律办事;第二,有所用心,就是要多思考,头脑活动等于体操运动;第三,做好情绪体操,就是不要乱发脾气,心胸要宽广,小事不计较,大事不糊涂。后来又有了新的秘诀:就是在生理层面上首要管好肠胃,在生活习惯中坚持平板床,低枕头,有氧体操,还要多动又多静,少吃又多餐。

李育中在书法、绘画和旧体诗词也颇有造诣。晚年他转向读人物传记,也常写有关人物的文章,写旧体诗和书法。闲时兴之所至,顺手拈来一张小卡片,用钢笔勾勒中外名家的漫像,寥寥几笔却传神生动。在多方的支持帮助下,李育中还完成了 60万字的结集《南天走笔》和人物漫像《大家小画》。

精神存留后世人

人终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李育中先生也不能例外。在他安然度过了整整一百岁后,突然病倒。这以后的两三年里,几度入院。但他意志坚强,开朗乐观,依旧每天借助放大镜读书看报,获取新的信息和知识,关心国家和世界大事。每天放在床头的书报刊有十多种,精神稍好就不停地阅读,医护人员怕他累,劝他好好休息,却又拿他没办法。他说,只要生存一天,就不会停止思考。他带病审阅和修改自己写的作品,有位著名画家和朋友到医院探望他,顺便带来新画作向他请教,他在病榻上认真点评,提出中肯意见,使在场的人为之感动。最后的日子,视力不行了,还坚持让子女读报给他听,每天都要问有什么新闻和大事。

李育中与病魔抗争了近三年,终于与世长辞。他曾说过无数次想活多几年,想多看看这个世界,多做些事情的愿望却再也不可能实现了。如与他有三十年渊源,已打好腹稿的数万字长篇文章《出自澳门的名学者名教授名作家缪朗山》却没有完成。按照李育中先生生前的遗言,他的家人初步确定,将他的故居开辟成图书室对外开放,取名“两房书舍”,让更多的人多读书,读好书。李育中先生用毕生心血创作的全部作品是留给世人最珍贵的财产,他把读书写作和事业看得高于生命的精神,是留给世人最大的财富。他将永远活在我们心里,永远活在中国文学史上。■

(省档案馆编研部 摘编)

(来源:《广东档案》)

李育中晚年像

李育中于家中书房写作

李育中为华师附中题字

编辑:陈冰青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