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现场手把手教市民建立家庭档案 许坤远摄
中国档案资讯网讯 近日,为纪念“国际档案日”,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两级档案局在柠溪文化广场举办“档案进社区档案入万家”便民服务活动,向社区居民讲解家庭档案的整理和保存、档案法规等知识。活动共向社区居民派发各类档案法律法规宣传资料近1000份,共计200多人次接受现场咨询服务。
在活动现场,市、区档案局工作人员为参与活动的市民解答关于档案法规、家庭建档、个人档案查询等档案专业知识。工作人员还与市民互动,针对市民提出的个人档案遗失、办理退休查档、办理公证查档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档案问题逐个进行解答,受到市民的点赞。市档案局工作人员向市民宣传民生档案的类别、内容和解决日常工作生活难题、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作用,让市民切实了解到民生档案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社会保险档案、就业人员档案、失业人员档案、房地产档案、婚姻档案、城市拆迁档案、环境检测档案、学籍档案和企业职工档案等等;依托市数字档案馆平台和先进的档案信息化技术,市民可以通过市档案馆多种方式的利用渠道,更简单快捷地查阅所需要的民生档案资料。
在宣传档案法律法规的同时,市档案局深入推进家庭建档工作,市档案局编印的《珠海市家庭档案建档指南》,成为咨询现场的“抢手货”。市档案局工作人员向市民们讲解,家庭档案不仅是记录个人成长、家族生活的重要资料,也是具有重要社会功能的记录和凭证;《珠海市家庭档案建档指南》中不仅有家庭档案的功能介绍,还细致地指导市民对家庭档案进行收集、分类、编号和装盒,实用性很强。
退休老人李选专门来到活动现场向市、区档案局工作人员还有其他社区居民展示他整理完成的家庭档案,包含他珍藏的40多款不同版本的毛泽东徽章,极具时代特征的粮票、纪念币,获颁50年老党员纪念章的照片,还有60多年前的结婚照片等。他激动地说,在档案局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他完成了全家四代人的家庭档案整理,尤其是一些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资料,给儿孙留下了珍贵的纪念,非常有意义。在他看来,市、区档案局把档案法律法规知识带进基层、带进社区、带进老百姓生活,真正体现了档案服务民生的重要作用,让档案工作实现了“接地气、顺民意、暖人心”。
来源:中国档案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