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陈济棠与粤剧《火烧阿房宫》

2017-02-14 16:27 来源:羊城晚报 江励夫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某日晚间,“南天王”陈济棠携妻莫秀英到乐善戏院睇大戏(看粤剧)。其中涉及粤剧史的一些细枝末节及陈济棠的行事风格;因爰笔记下,聊资谈助。

  当晚上演的是“日月星”班的《火烧阿房宫》,该剧是上世纪20年代新编的历史剧,偏重武打,这或许是吸引行伍出身的陈济棠去看的原因。

  上世纪30年代前期,陈济棠治下的广州,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粤剧兴旺;全市经常上演粤剧的戏院不下八九间,乐善戏院是其中历史长、猛班多的一间,薛觉先、马师曾等著名戏班都曾多次在此演出。

上世纪20年代新编的历史剧粤剧《火烧阿房宫》海报

陈济棠遗体运回台湾墓地

第八路军总司令陈济棠(中左,防城人)阅兵与省主席陈铭

枢(中右,合浦人)、蔡廷锴(右高者,罗定人)、香翰

屏(蔡旁,合浦人)等人留影

陈济棠退回台湾,陈诚(左)与何应钦到机场迎接

位于广州西关长寿路的乐善戏院

  乐善戏院位于广州西关长寿路。该处原有长寿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岑春煊督粤时,长寿寺被拆毁,在原址上建成乐善戏院。开幕后不时有慈善筹款账济活动在此举行。清末,该院座位分为一等、二等、三等,男女分座,只有包厢可男女共坐。民初,对号位(前座)不分男女,其余仍分男座、女座。座位背后有一长条木板,可放茶杯及水果饼食。解放后至60年代中期,乐善戏院还有粤剧演出,后改作旧货商场。

  当年粤剧戏班众多,“日月星”是有名的大戏班,台柱有曾三多、廖侠怀、李翠芳、桂名扬、陈锦棠、王中王等,擅演历史戏、武打戏。

  笔者幼时,广州解放前两三年,曾看过“日月星”班的三国戏,颇受吸引。陈济棠夫妻当晚看的《火烧阿房宫》,由曾三多、廖侠怀、桂名扬、陈锦棠担纲演出,而主角是桂名扬和陈锦棠。

  那时曾三多、廖侠怀已是有名的大老倌,而桂名扬、陈锦棠则是“新扎师兄”,二人武功了得,擅演小武,因演《火烧阿房宫》而成名。

  《火烧阿房宫》是编剧家梁梦的代表作。梁梦先后在日月星、新春秋两个大戏班担任剧务工作,曾编撰多个剧本。他的另一剧本《花王之女》也颇有名,解放后仍有上演。

  民国时代睇大戏、听粤曲是广州人的主要娱乐。陈济棠是广东防城(今属广西)人,莫秀英是茂名薯莨坡人,两人都是地道的“老广”,对粤剧粤曲自然有兴趣,莫秀英尤其爱看大戏。据传,1933年她在海珠大戏院看戏,戏台上,饰演奸相秦桧的王中王,由于演得投入、逼真,引起台下观众对秦桧的极端憎恨,有人激愤起立喊打。坐在对号位的莫秀英也激动起来,顺手抓起木板上的茶杯,向戏台上的秦桧掷去……这下子倒帮了戏子的大忙,擅演奸角的王中王自此声名大振,被称为“生秦桧”。

  陈济棠自娶莫秀英后,诸事顺遂,以为是莫秀英给他带来好运,宠爱有加。莫秀英既爱看粤剧,政务繁忙的陈济棠偶尔陪她去看一次,既示爱意,亦显其亲和的一面。陈济棠当时手握广东军政大权,加上莫秀英以低微出身荣升为“总司令夫人”的传奇经历,这晚夫妻看戏,无疑是抢眼的新闻题材,报道出来,有助陈济棠向公众展示亲民形象,同时亦有助于扩展和提升粤剧的影响力——由于粤剧向来缺乏上层有力的支持和倡导,故其地位和振兴程度远不如京剧。但出人意料之外,陈济棠的做法有点特别:事前没有透露消息,去时没有前呼后拥,事后不让报道。可能打过“招呼”吧,第二天广州各报皆无消息见报,唯独有一家无地址也不定期的娱乐小报《梨影杂志》(胡笑天主办)刊出《陈总司令夜看秦皇》一文,市民争相传看。事后陈济棠也不予追究。

  从清末至民国,军政大员为保护其尊严地位与安全,多不愿在公众场所露面,像陈济棠那样夹杂在民众中看戏,可谓破了前例。而他的不愿张扬,笔者揣度,或许是他以为这次看戏,不过是随意的私人的家庭娱乐活动,与政事无关,他无意借此宣传自己和莫秀英,因而事前不作刻意的安排,事后显得那样低调。

编辑:陈冰青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