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广东是维护国家语文安全的桥头堡

2016-05-25 15:07 来源:南方网 叶春生

  叶春生

  中央文史研究馆关于维护国家语文安全的会议精神很重要。当前由于网络用语的泛滥,散装英语的不规范使用,以及某些商家、媒体乱用成语,篡改词意,随意炒作,已对汉语的纯洁性带来严重的危害,给群众的视听造成很多不便,什么WTO,GDP,GPS,CPI等,又是G4,又是3G,搞得人们眼花瞭乱。须知中国的老百姓80%以上是不懂英语的,还得请人翻译,这种洋乒乓的语体,上世纪初也曾出现过,拐杖叫士的,邮票叫士担,老板叫波士,……当时也被一些人引为时尚,不久就被人唾弃了,认为那是殖民奴化的洋相,想不到今天又卷土重来,还打着与世界接轨的旗号,殊不知正好暴露了自己的浅薄和无知。

  这次来势更为凶猛,夹杂着一批生造的网络语言,什么拍砖、灌水、克隆、山寨、草根、PK、雷人,跟着超女超男风行而来的“超好”等等,有的简直不知所云,“地下CBD叫价200万”,“CBD”是什么,经请高人指点才知道,那是阴人豪宅,真是写给鬼看的。有的领导和明星也跟着“秀”它一番,大有推波助澜之势,是应该立法加以管制的时候了。

  这些语言很多是从国外和港澳传进来的。随着国际交往的频繁,这种文化渗透是不可避免的。广东毗邻港澳,是我国对外的重要口岸,文化潮流优劣并至,泥沙俱来,我们的防范意识不能松懈,过滤的手段应日加精到,不要盲目传播,广府地区与港澳同属粤方言区,语法和词汇都有别于普通话,一些港产片的港式普通话常常被搬到我们的报刊上,“罗湖口岸倒泻箩蟹 ”(混乱无序),不但内地的人看不懂,广东人有的也看不懂。港澳用的是繁体字,我们用简化字,而第四批简化字公布不久又宣布废弃了,但有人还习用,造成了一些混乱,“完蛋”写成“元旦”。事隔40多年,对这几批简化汉字有必要肃整颁布,港澳地区亦应倡行“识繁用简”;内地则应同时普及繁体字知识,这对理解字义和汉语史都大有裨益,可列入国学基础课程,比学四书五经实际。为避免商家胡乱炒作,可以广告法加以限制,凡篡改成语,生造文词,刻意简古或滥用外文缩写简称导致含义不明,因文害义的广告,不律不许刊登、播送或请明星代言。明星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签名都写错别字,误读的事象常有发生,如一些著名电视台的知名主持人,读最普及的《诗经·关雎》“君子好逑”的“好”字,都念成了阳平声(好坏的好),而不是去声(爱好的好)。特别是广东人,没能掌握普通话中儿化与轻音的规律,把《皇城根》(根字念儿化轻音)读成《皇城根儿》,令人贻笑大方。难怪北方一些电视节目经常拿广东人讲普通话开玩笑。其实北方方言中也有很多“垮”的,应该互相尊重,不要互相取笑。

  在文艺作品中,为了增强地方色彩,适当采用一些方言土语是可以的,但要尽量考虑多数人的接受能力,尽可能符合普通话的语法规范。“你太有才了”,经过明星们一秀,便出现了许多歧义,把一些不着边际的想法也套入“你太有才”之中,造成了语义的混乱。一个北京人要请外国朋友吃饭,“明天是我的东儿”。老外听不懂,广东人也读错了。“东儿”就是东道主,“我的东儿”就是“我请你们吃饭”,读儿化音时只需轻轻把舌头翘起,老广把它读成“儿子”的“儿”,意思就变了,成了“我的名叫阿东的儿子”。播音员的语言水平至关重要,最起码不要读错字,别把“乾坤”读作“干坤”,把“迁徙”读作“迁徒”,“畲族”读作“余族”。

  还有,外来词语凡是汉语中能准确意译的,一律用现代汉语,如“卡通”“动画”,“波士”“老板”,“WTO”“世贸组织”,翻得不土不洋的,有损汉语纯洁性。其实早年我们曾经有过很成功的经验,毛泽东主席都肯定过的,“干部”这个词就是从俄语Γagpu(加得力)翻译过来的,那时也没人把“苏联”用CCCP来表示,不着痕迹把它本土化了。这里关键是民族文化自卫意识的问题,有了这个意识,就不会为外来文化的入侵主动打开缺口,甚至为它推波助澜了。

来源:《岭南文史》





编辑:陈冰青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