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访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馆长张黎明
萧华上将
萧华14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是长征途中中央红军顺利通过彝区的先遣队队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年轻的上将。他不仅是一位驰骋沙场的将军,还饱含深情地创作了由12首诗歌组成的《长征组歌》。后来,原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文工团4位曲作者选择了其中的10首诗歌进行谱曲,最终汇成了一部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
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长征组歌》已演出了1000余场,伴随着几代人的成长,并被誉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围绕《长征组歌》诞生前后所发生的故事,永远不会被历史的尘埃所湮没……
萧华写的《长征记》,记载了红一军团自1934年10月16日至
1935年10月21日的战斗历程。 萧华家属 供图
10月20日上午,在上海兴业路76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内,“萧华《长征组歌》文物文献展”的现场回荡起高昂激越的歌声,“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而演唱这首《长征组歌·四渡赤水出奇兵》的演员正是其词作者萧华上将之女萧雨、萧霜、萧露、萧霞,周恩来总理侄女周秉德,张爱萍上将之子张翔,陈毅元帅之子陈小鲁,罗荣桓元帅之女罗北捷,粟裕大将之子粟寒生、之女粟惠宁,陈奇涵上将之子陈崇北等中国工农红军后人的代表。
在展厅里,记者看到了萧华在长征途中写的日记,1955年荣获的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生前使用过的钢笔,逝世前反复播放《长征组歌》的收录机;还看到了第一次发表《长征组歌》曲谱的《解放军歌曲》、第一张全体演员合影、第一张唱片、第一个歌本、第一次出国演出剧照以及全体演员与周恩来总理的唯一一张合影、萧华最后一次观看《长征组歌》后与全体演员的合影……200余件珍贵文物、档案、老照片,展示了萧华传奇的一生,以及由萧华作词的《长征组歌》的诞生、演出历史。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馆长张黎明向记者透露:“‘文革’时期,由于萧华家受到了冲击,萧华的很多手稿和资料都遗失了。为了成功举办这次展览,年届92岁高龄的萧华的夫人王新兰阿姨又特地向我们捐出了两件珍贵的文物——萧华生前用过的一支钢笔和一个肥皂盒,这是她多年来的珍藏;萧华的儿女和原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文工团副团长马子跃,得知要为萧华《长征组歌》办展,不辞辛劳,奔走呼号,为我们筹集了大量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物、文献和老照片,只为能使萧华的英雄事迹和长征精神在中华大地上继续绵延撒播。”
杭州休养创作经典
1964年11月,为纪念中央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曾亲历长征的老红军、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萧华,不顾病体,满怀深情地写出了由12首诗歌组成的长征组诗《红军不怕远征难》。时任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文工团作曲家晨耕、生茂、唐诃、遇秋选取其中10首诗歌谱曲,创作出一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风格独特的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1965年八一建军节,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文工团排演的合唱《长征组歌》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剧场首演,引起轰动。
1965年8月24日,周恩来总理与《长征组歌》全体演员合影。马子跃 供图
在采访中,张黎明谈到萧华创作《长征组歌》的经过时,忆起当年采访萧华的情景:“1985年3月15日,我以上海《青年报》记者的身份,赴北京西山采访了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萧华。萧老不仅是一位百战将星,还是一位军中儒将。1930年,年仅14岁的萧华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在反‘围剿’中,他是红军少共国际师的第一任政委;长征途中,他是中央红军顺利通过彝区的先遣队队长;抗日战争中,他是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他又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委员,是共和国最年轻的上将。当年我28岁,是一名初出茅庐的媒体新兵,萧华是我采访的第一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我与这位时年69岁的开国上将见面时,他身着灰色中山装,一开腔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你们《青年报》为什么要采访我这个老头子?我与你们没有关系嘛’。经将军这么一激,我紧张的情绪反而放松了下来,连忙解释说,‘萧副主席,您和我们青年当然有关系,您13岁就担任少共兴国县委书记,17岁担任少共国际师政委……在您从军的履历中与青年人始终有着不解之缘’。没等我说完,老将军便哈哈大笑起来,‘你这个小鬼,把我的老底摸得很清楚嘛’。一度沉闷的气氛瞬间化解了。那次采访,萧老和我聊得非常愉快,我们从彝海结盟聊到《长征组歌》,也聊到他在山东坚持敌后抗战的故事。南征北战几十年,萧老最难忘的还是红军长征的经历和创作《长征组歌》的心路历程。原采访计划限定为半个小时,但在畅谈中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了近两个小时。在萧老给我报社题词‘青年的良师益友’时,我提议与萧老合影留念,老人爽快地答应,‘好啊,我们到屋外,外面春光明媚’。老将军边说,边戴上鸭舌帽,领着我走到院子里,笑容灿烂地与我合影。临别时,老爷子紧紧地握住我的手,不舍得放开,嘴里还不住地叮嘱,‘下次你有机会到北京,别忘了来看看我这个老头儿!’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初见竟成为永别,同年8月12日,距离我采访不到5个月,这位军中儒将不幸病逝。事后,他的夫人王新兰阿姨告诉我,‘萧华生前接受过无数次中外记者的采访,你是他在家里接待的最后一个记者’。”
张黎明在采访萧华时,他当着萧华的面背诵了《长征组歌》的片段:“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这是萧华在杭州西子湖畔养病时创作的。
张黎明动情地说:“当年,采访萧老时谈起《长征组歌》创作及两次公演的前前后后,老人依然激动得眼含泪花。”
1964年2月,48岁的萧华因患肝炎卧床治疗,此前他经历了在总政治部最忙碌的一段时光。3个月前,萧华痛别了他视为良师与兄长的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元帅。中央军委决定,由萧华主持总政治部日常工作。不料,没多久他感染上当时正在流行的肝炎病毒。
4月下旬,在党中央的安排下,萧华由夫人王新兰陪同到杭州疗养。此时,全军各大单位都在筹备纪念中央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的活动,有不少单位向萧华约稿,这是萧华讴歌红军长征最直接的动因之一。因病赋闲的萧华忘我地投入创作中。
萧华与王新兰在山东结为终身伴侣
1965年,萧华与王新兰在杭州合影。
萧华办公室的灯光常常亮到午夜;他眼前的稿纸一次次被泪水打湿;他的转氨酶指标先后4次突破“警戒线”;他的体重减轻了好几斤……
经思考,萧华决定用组诗形式来表达长征血雨腥风的艰苦征程。于是,他选取了12个最具概括性的典型场景进行创作。如今,呈现在众人面前的“三七句,四八开”的格式,即每段诗用4个3字句,8个7字句,一共12行68个字组成,一诗一韵。这就是《长征组歌》中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故事:告别、突破封锁线、进遵义、入云南、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
病中的萧华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情感投入《长征组歌》的创作,经过反复修改,把12首诗歌写完后,借用毛泽东诗词《七律·长征》中的第一句“红军不怕远征难”做标题,让秘书送到北京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
1964年11月中旬,《解放军歌曲》的一位编辑到杭州,萧华把组诗交给了他,让他交给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文工团谱曲,要求谱写成通俗、易唱、具有民歌特色的曲子,把它献给纪念中央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
在“萧华《长征组歌》文物文献展”开幕式现场,萧华之女萧雨深情地说:“这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呕心沥血之作。我父亲忘记了病痛,夜以继日地创作《长征组歌》。在创作时,他想起了那些牺牲的战友,总会忍不住泪流满面,稿纸上都是泪痕……”
周总理说“我谢谢你”
萧华曾告诉张黎明:“1965年5月初,周恩来总理听说战友文工团在排练《长征组歌》,他立即抽空前往观看。当晚,总理还打电话到杭州找到我,他对我说,‘你为党和人民又做了一件好事,为子孙后代做了一件好事。我谢谢你!’”
在“萧华《长征组歌》文物文献展”开幕式现场,马子跃给张黎明讲述了周总理观看《长征组歌》演出时发生的两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1965年8月24日晚,一个闷热的夏夜,周总理事先没有打招呼,在秘书的陪同下来到北京人民剧场观看《长征组歌》的演出。那天,总理入场时节目已经开演了,为了不打扰观众,他就坐在最后一排工作人员的座位上。直到中场休息时,剧场的灯光亮起来,观众才发现了总理。当时,全场观众都站起来鼓掌并请总理到前排就座。总理说,‘这是公演卖票的,我就坐在后面吧!’战友文工团团长晨耕告诉总理,前面留有艺术指导看节目的位子,总理才答应了。他还特意转身提醒秘书,‘这是公演,不要忘记去补一张票’。演出结束后,总理高兴地走上舞台与演员们亲切握手,祝贺演出成功。看着指挥唐江被汗水浸透的上衣,总理风趣地说,‘都大会湿(师)了!’大伙儿听后都会心地笑了起来,现场气氛更显融洽了……‘来,合个影吧!’总理说着就随便地坐在了领唱贾世骏的旁边,而没有坐在正中间的位子上。珍贵的瞬间就这样定格在胶片上。后来,我们始终没看到这张合影。机缘巧合,2003年我找到了这张合影。那个时候,我在战友文工团当副团长,在帮忙清理仓库、整理资料时,发现了一个放废旧底片的纸箱子,我一张张地翻看底片,白天对着阳光看,晚上对着灯光看。因为我每场都唱过,知道每场的人数、队形、乐器都不一样,一看底片就知道是哪一年拍摄的。那时候,拍摄大场面的合影都是一张一张照,再拼接起来。我突然发现有一张底片上露出的一个角,像是周总理看的那场。我便开始在这张底片的附近翻找,又找出了3张底片,把它们拼在一起看,断定就是周总理看演出那一场拍的合影。后来,我给团里每个同志都放大一张照片,留作纪念。
“周总理曾这样评价萧华和他的组诗,‘只有经过了长征的人才会写出《长征组歌》;只有有激情的人才会写出《长征组歌》’。总理一直到临终前,还在听《长征组歌》。‘文革’期间,《长征组歌》有8年没有公开演出。1975年,邓小平同志主持中央军委工作后,指示复排《长征组歌》。同年10月,复排后的《长征组歌》在北京展览馆剧场连演一个月,场场爆满。一天,演出刚刚结束,演员们还没卸装,团长晨耕接到总理办公室打来的一个电话,说总理想再看看《长征组歌》,但因为住院无法到现场,想请大家再演一遍,总理通过电视看摄像转播。团长不用再说什么,演员们立即整理好服装、道具,重新登上了舞台。当大幕再次徐徐拉开,面对空无一人的观众席时,演员们心情沉重起来,泪水悄悄漫上了眼睛。大家拿出了最佳状态,全力以赴地表演着……演出结束时,现场一片寂静,大家泪流满面,久久不愿离开……后来得知,当时周总理刚刚做完手术,听说《长征组歌》复排公演十分高兴。但此时的总理已处于病危之中……”
小平提出修改意见
在十年浩劫中,《长征组歌》曾一度被禁演,萧华也身陷囹圄达7年之久……1974年9月,毛泽东在审阅出席国庆25周年招待会人员名单时,不假思索地添上两人:萧华、刘志坚。
1975年,正值纪念中央红军长征胜利40周年,小平同志批准了《长征组歌》重新公演,还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萧华回忆说:“组歌第二节《突破封锁线》的结尾,原词是‘围追堵截奈我何,数十万敌军空惆怅’。小平同志提出,中央红军在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时,仍未摆脱‘左’倾路线的干扰,8万多红军只剩下了3万多人。他痛心地说,当时,不只是敌军在‘惆怅’,红军也在‘惆怅’啊!”
根据小平同志的意见,萧华将原词改为“全军想念毛主席,迷雾途中盼太阳”。这一改动,不仅更准确地再现了历史,而且使第二曲与第三曲自然地衔接呼应,可谓点睛之笔。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萧华的去世给张黎明很大触动,他想,这些创造历史的开国元勋、人民的功臣们终究会渐渐地离我们而去,一定要抢救性地挖掘记录在他们脑海深处的鲜活的革命故事。从萧华去世那年起,张黎明开始有计划地采访共和国的高级将领。“这是一个与时间赛跑的采访,20多个寒来暑往,我从不敢有一点停歇,走进近百位开国元勋、将帅、功臣的家中,聆听他们讲述冒着敌人炮火前进的喋血传奇。”
30多年来,张黎明一直跟萧华的家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们也把张黎明当成了自己的家人。“萧华将军去世后,我经常去他家中探望王新兰阿姨,我们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她对我的称呼从最开始的‘小张’,到后来的‘黎明’,再后来她又叫我‘侄儿’,而现在她叫我‘干儿子’。去年,是萧老逝世30周年,我到北京去看望王新兰阿姨,老妈妈对我讲,‘明年是你萧伯伯百年诞辰,党中央决定要搞一些纪念活动,我们家里人决定邀请你出席座谈会’。我说,‘妈妈,我能做点啥,光写一篇纪念文章,感觉还不够。明年既是萧伯伯百年诞辰,又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我想把这两件事结合起来办个展览,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1965年以前,授予了57位上将,随着岁月的流逝,有些上将的名字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但是有一位上将的名字随着《长征组歌》这部红色经典被人们一直铭记在心里。从1965年8月1日至今,《长征组歌》已经演出了1000多场,影响、鼓舞了几代人!现在举办萧华与《长征组歌》相关的展览正当其时。我的这一想法得到了王新兰阿姨的首肯和支持。”
谈及萧华与其夫人王新兰的恋情,张黎明说:“王新兰妈妈也是一位传奇女性,出身富家却在9岁参加了红军,10岁踏上了长征路,成为长征中年纪最小的红军女战士。1937年,王新兰初识红一方面军红二师政委萧华,罗荣桓热心地为他们牵线搭桥。毛泽东给她出主意,让她‘快去追萧华吧’。她便凭着对英雄的崇拜和爱慕追着萧华的队伍走了一年。1939年11月,萧华和王新兰喜结良缘,他们用几斤小米做午饭就算是摆了‘婚宴’……”
谈到举办这次展览的契机,张黎明说:“2014年8月,我调任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馆长,开始了从一个‘新闻人’向‘文博人’的身份转换。今年,恰逢萧华将军百年诞辰,又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在这样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时间节点上,我又一次充当起策展人,和同事们一起策划、推出了‘萧华《长征组歌》文物文献展’,以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重温红色经典。我们深信,在新的历史时期,纪念长征、弘扬长征精神,将激励中华儿女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1981年,萧华等领导与《长征组歌》全体演员合影。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6年12月2日 总第2998期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