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人们心目中“鉴湖女侠”秋瑾(1875.11.8-1907.7.15)的形象,往往是她手持宝剑,怒视前方的刚毅画面。然而,秋瑾致其兄第十一封信的内容却告诉我们,在作为一位反清女革命家活动的同时,她还有许多属于个人的、秋家大家庭的困扰和烦恼,并为之焦虑和痛苦……
秋瑾着男装留影
1901年11月,秋瑾父亲秋寿南去世以后,其兄秋誉章虽为秋家长子,但是性格较秋瑾懦弱,所以秋家的大事全由长女秋瑾做主。秋瑾还有二妹秋珵和同父异母弟弟秋宗章。秋瑾留下来的信中,致其兄秋誉章共有十一函,写作时间从1905年春她从日本归国到12月底反对日本政府颁布留学生规则运动而退学的第二次归国期间。信的内容有对其兄秋誉章职业和前途的关心;有对自己夫家和丈夫的不满及对婚姻的悔恨;有对绍兴秋家大家庭子侄前途的担忧和安排等等。她给其兄秋誉章的第一封信就是得知誉章在北京西城路工局工作后,向其介绍她的熟人陶大均和江亢虎等人,希望其兄能得到他们的帮助。在后来的十封信中,秋瑾得知其兄在北京西城路工局薪水很低,工作又不稳定,就劝其兄到日本留学,甚至还推荐了到日本留学所学的专业,一个月连续寄出三封信。但是,1905年12月初,中国留学生反对日本政府颁布留学生规则运动一发生,秋瑾决定归国,使得原本为其兄谋划的前途也化为泡影。
1905年,中国留日学生已增至8000人,留学生的反清革命倾向日趋强烈。日本政府应清政府要求力谋加强对中国留学生的管束。4月,日本文部省就曾训令各有关学校校长,声称清国人在本邦留学者愈来愈多,其中可能有人议论本国政治,举动不当,担任教养清国留学生之职者必须深刻注意此点,使彼等不失学生本分。11月2日,日本文部省顺从清廷要求,颁布《关于清国人入学之公私立学校之规则》(以下简称《规则》)。该《规则》颁布后,激起中国留学生的强烈反对,一场轰轰烈烈的斗争随之掀起。27日,中国留日学生决议上书清政府驻日公使杨枢,详细罗列理由,要求取消其《规则》中的第九条和第十条。当时,中国留学生分为两派:秋瑾、陈天华一派,主张集体回国,以示抗议;周树人(鲁迅)、许寿裳一派,主张忍辱负重,学成归国。秋瑾为留学生代表,并组织“敢死队”,亲任指挥。在中国留学生抗议罢课高潮中,悲愤万分的陈天华留下《绝命书》,劝大家“坚忍奉公,力学爱国”,然后跳海自杀。随后,在中国留学生会馆“锦辉馆”举行了陈天华追悼会,会上推举秋瑾为主席,她把反对全体回国者,宣判“死刑”,还随手从靴筒中取出倭刀,插在讲台上说:“投降满虏,卖友为荣,欺压汉人(者),吃我一刀。”
此时,秋瑾的心情极为复杂,她一方面反清革命意志坚定,用回国的方式强烈抗议;另一方面则是对其兄牵肠挂肚。于是,秋瑾写下了致秋誉章的第十一封信,于1905年12月22日自日本东京寄出。
大哥大人手足接读:
来函知尚未接到妹退学之函。近日留学界全体同盟停课,力争规则之辱,不取销(消)则归国交涉。因公使不为助力,难达第一之目的,故决议全体归国,故纷纷内渡已及二千余人。妹亦定此月归国,以后再作行止,不能不作后日糊口计也。
二妹之无函达吾哥,而反向妹作此欺言。其何居心,诚使人不解,岂妹随(遂)无一毫手足之情乎?况妹亦未有累及二妹之处,近来信音移(稀)少,反不如朋友,此故百思莫解。然妹别将三年,岂二妹一变竟若此耶?或别有他故乎?实令人疑惑也。
王(玉)如之无知,子序之不学,俱不足以兴吾门。而继之祥弟之顽疲(皮),奈何!奈何!而妹生为女子,亦无益于家门,无助于吾哥,不胜自恨。此后糊口四方,尚不知何地驻足也。吾哥如不能东渡,当赴奉天乎?
如今日之时局正极可危险,未知结何恶果耳,不胜为吾四万万人一悲痛也!
忽草上达,即请炉安。
妹瑾顿白 二十二
这封信一开头就提到中国留学界全体停课,抗议日本政府颁布《规则》之辱,如果不取消《规则》他们就回国交涉;因中国公使的不助力,难以达到目的,所以决定全体回国,她也决定归国,以后的事情再做决定。随后,在信中表达了对二妹与她生疏一事的不理解,一别三年,反倒不如朋友,或者有其他的缘故,令人疑惑。秋瑾还为秋家和其兄秋誉章的前途担忧,对秋家子弟都不能兴秋家门庭感到无奈,并自责说,其生为女子,对家里、对哥哥没有帮助,以后在哪里立足、在哪里糊口也不知道,哥哥如果不能到日本留学,难道去奉天(今辽宁沈阳)吗?虽然陶大均等人没有给其兄秋誉章介绍到工作,但由此可见秋瑾对秋家是尽心尽力的。
1905年12月22日,秋瑾致其兄秋誉章的第十一封信。浙江省博物馆馆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6年7月15日 总第2939期 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