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陆军贵胄学堂一瞥

2016-03-28 16:18 来源:南方网 哈恩忠

清末王公贵族的军校

陆军贵胄学堂一瞥


清末 《陆军贵胄学堂同学录》

  这是一本饱经岁月皴染的《陆军贵胄学堂同学录》,它所记载的内容是与清末一所王公贵族的军校——陆军贵胄学堂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专为王公贵族创办的军校

  清光绪三十二年闰四月二十四日(1906年6月15日),陆军贵胄学堂在北京铁狮子胡同东口路北的一座西式洋楼里开学了。

  据说,这座西式洋楼是用慈禧太后修建颐和园的余款所建,并用这里作为陆军贵胄学堂,“专为王公大臣子弟肄武之区”,从中透露出清廷对创办一所培养王公贵族的新式军事学校的重视。而实际上,创办陆军贵胄学堂是有缘由的。宣统一年(1901),为了应对国内外的复杂形势,清廷实行新政,其中军事和现代化教育改革是新政的两个重要内容。一方面,“皇室应以揽握兵权、革新武备为第一要着”;另一方面,军队文化素质低而导致战斗力低下,必须采取设立军事学堂、创立常备军、引进国外师资等一系列措施。因而,重振满洲尚武精神,培养一支清廷王公为主的军官队伍,建立一支满洲掌握的军队,挽救日益衰败的清朝,就被提上了清廷的规划之中。陆军贵胄学堂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创办的。

  陆军贵胄学堂自光绪三十二年闰四月(1906年6月)正式开办,至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3月)停办,前后培养了两期学员,有330多名。学堂对学员身份的要求比较高,一开始,招收“王公世爵暨四品以上宗室,现任京内外二品以上满汉文武大员之聪颖子弟”。由于是军事学堂,对学员的身体素质也有一定要求。招考的学员必须身体健康,没有残疾和不良嗜好,年龄在18岁至25岁之间,而且最好具有一定文化基础。这中间因为符合条件而又愿意入学的王公贵族子弟比较少,难以实现“国家培植世臣,简练俊杰之至意”,后学堂又将招收条件放宽至“闲散宗室觉罗及满汉有世爵者”。在此基础上,清廷还利用报刊舆论的宣传功能,在一些有影响力的报纸上刊登招生广告,提高陆军贵胄学堂的知名度,使报名人数一度达到800多人。

  当时的《时报》曾对陆军贵胄学堂招考的情况进行了报道。该学堂招考工作井然有序,“每日早八点钟点名后,先行试验目力、肺力、手力,继则身长、体重、腰宽,试验合格再由诊视处诊验脉象。事毕之后,发给凭单,持以领卷。试以论一篇,算学一问,英、法、德、日文翻译题各一题,限二小时交卷”。但结果可想而知,与踊跃报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些王公贵族子弟对于算学和翻译题显得“力不从心”,多数仅仅完成了一篇“论”题,“闻各生于作论之外,答问者甚属寥寥也”。通过初试者,才能进入复试。各学员上午10点钟以前报到,11点钟入场考试。“试以洋文四问,算学二问,汉论一篇”,一个小时交卷。此时,能够进入学堂的学员只占少数。

陆军贵胄学堂学员、恭亲王溥伟
清末,陆军贵胄学堂教员、学员合影。

  翻阅《陆军贵胄学堂同学录》,笔者发现许多学员有着显赫的家庭背景,其中,有恭亲王溥伟、醇亲王载沣、博多勒噶台亲王、顺承郡王纳勒赫、多罗贝勒载洵、奉恩镇国公溥堃、奉恩辅国公溥钊、不入八分辅国公溥纲……从中可以看出,陆军贵胄学堂鲜明的创办目的——“专为王公大臣子弟肄武之区”。

陆军贵胄学堂的经办

  光绪三十一年九月二十二日(1905年10月20日),还是在练兵处、兵部讨论试办贵胄学堂时,就有人注意到“现在更新军制,讲求肄习,允宜始自贵近。拟请设立贵胄学堂一所,专为王公大臣子弟肄武之区”,提议“暂就神机营旧署,改建讲堂学舍,俾得克期举办”。光绪三十二年三月二十六日(1906年4月19日),《北京五日报》报道:“京师贵胄学堂前已奏准在煤渣胡同神机营之旧署建设。兹又闻练兵处以该处操场尚嫌狭,拟改用东四牌楼北德公府旧址为贵胄学堂。”因场地狭小,另选择德公府为新校址。这篇报道中的德公府即今张自忠路3号“段祺瑞执政府”旧址所在地。而陆军贵胄学堂校舍所在地则在其东邻的“毓公府”。

  光绪三十二年四月一日(1906年4月24日)《北京五日报》再次报道:“贵胄学堂现已将次开办。兹闻该学堂课程仿照保定陆军学堂酌量增减,并拟添设东文、德文两科,缘此二文于陆军有绝大之关系也。”实际上,在《陆军贵胄学堂试办章程》中对于学堂的课程已经有比较全面的考虑和安排。学堂的课程分为普通学和军事学。普通学课程主要包括伦理、汉文、中外历史、地舆、算学、外国文、格物、中外政治摘要、画图、兵学、操练,还有参观工厂、各等文学堂、警务学堂、陆军各等学堂,以及参观军营、炮台、军舰,见习秋操、大操等安排。军事学课程包括战术、军制、军器、工程、地形、马学、卫生、外国文、操练,还有春秋季测图、战术行军等活动。此外,还分别设立了步兵科、马兵科、炮兵科的教练课程。总体上,陆军贵胄学堂课程安排有理论,有实践;有课堂学习,有科目演练,学习程度相当于陆军小学堂,但涵盖军事学习的诸多方面。

  陆军贵胄学堂由庆亲王奕劻及陆军部尚书铁良负责,冯国璋担任总办,学期5年。学员需要经过月考、期考、年考、毕业考四种考试,成绩合格方能毕业。宣统元年十一月(1910年1月),《教育杂志》刊登《贵胄学堂之史谈》一文称:“陆军部所办之贵胄学堂,学生程度极低,课本在初等小学、高等小学之间,今年暑假毕业,一律给予优奖,如侍卫或主事或笔贴式之类。所建筑之学堂,备极宏敞,无异于日本之帝国大学。”说明贵胄学堂在硬件设施、毕业授职等方面,相较于学习程度而言,是“好上加好”。宣统元年九月(1909年10月),在《发给贵胄学堂毕业生文凭》一文中,对学员毕业有这样的记载“贵胄学堂毕业生,于初十日由陆军部带领引见。十一日发上谕:‘优予出身。’闻发给听讲王公文凭时,摄政王亦一体领毕业文凭,并刊入同学录”。

  《发给贵胄学堂毕业生文凭》文中提到陆军贵胄学堂还附设有一个听讲班。在《陆军贵胄学堂试办章程》第九条中规定,有“情殷尚武”而又年纪较大不适合进入学堂学习的王公世爵,待学堂开学后另订章程,可以入堂听讲。光绪三十二年闰四月一日(1906年5月23日),练兵处拟订《陆军贵胄学堂听讲试办章程》,招收“现有差务之王公大臣、世爵大员及应行听讲各员年长好学者”,要求入堂听讲者遵守章程和规定,按时习课。但从听讲班的学习情况来看,效果不敢“恭维”。


清光绪三十一年九月二十一日(1905年10月19日),
清廷拟订陆军贵胄学堂试办章程清单(局部)。

  陆军贵胄学堂主要招收的是王公贵族子弟,清廷试图借此在已经没落的八旗子弟中重新激发尚武精神,建立一支完全忠于清廷的军队。尽管有着实行新政的历史背景,但是学堂在经办的过程中,并没有达到清廷所预期的效果。光绪三十三年八月二十八日(1907年10月5日),日本人服部宇之吉在谈到“陆军贵胄学堂”时称:“中国教育王公子弟的特殊机关,虽然一向是宗学,但实际上只请家庭教师学习经学文章……直到光绪三十二年(1906),终于开始设立贵胄学堂,但王公子弟愿意入贵胄学堂的人不多,自开学以来仅有学生数十人,学校的管理及其他方面受到其他学校根本不可能有的优厚待遇。”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提供档案

来源:《中国档案报》

编辑:陈冰青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