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尔崧,又名刘海,字季岳,一八九九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出生于广东省紫金县城一个清贫的书香之家。
十九岁那年,刘尔崧来到广州,就读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机械科。课余他常常与同学阮啸仙、周其鉴、张善铭一同研读《新青年》、《阶级斗争浅说》、《唯物史观》等进步书刊,探索救国救民之道,时人誊为红色甲工的“四大金刚。”
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爆发,刘尔崧积极投身革命洪流,参加反帝大会、示威游行、焚烧日货。当时广东省中等以上学校成立学生联合会,他被选为执行委员。因为搜查和烧毁了大新公司的日货,刘尔崧等六名学生被省警察厅厅长魏邦平以“维持治安、禁止捣乱”为由拘捕,并被甲种工业学校校长黄强开除学籍。后在阮啸仙等几百名师生的声援下,刘尔崧等人得到释放和复学。事后,他写了这样一首诗:
莾莾大地,哪块是我们的故乡?
济济众生,哪个是我们的知己?
孤零零的几个人儿,联成一气,
势利是非所为,炎凉更非所知。
海可枯,石可烂,此志不可移。
表明了他要同旧势力奋战的决心和改造旧社会的宏大的志向。
一九二○年八月,陈独秀等在上海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发起组,并号召各地建立共产党和青年团组织。与此同时,党的发起组又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制订了青年团章程。刘尔崧等立即响应,与阮啸仙等在广州建立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广东区的组织。一时团员有三四百名之多。可是由于当时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影响,参加团组织的青年,有些不参加革命活动,不久,这个团组织的活动便停止了。
一九二一年春,刘尔崧加入广东共产党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翌年三月十四日,在谭平山等人的指导下,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正式成立。刘尔崧受党组织和青年团中央的委托,筹备建立青年团广东(又称两广)区委员会。在他的积极活动下,青年团广东区委于一九二三年五月成立,负责领导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团组织的工作。阮啸仙任区团委书记,刘尔崧是区团委常委。在团区委机关里,他经常和阮啸仙、周其鉴等讨论如何在工厂、农村、学校开展青年运动。为了宣传革命道理,传播马列主义,他还与冯菊坡等在玉华坊开办“爱群通讯社”,出版《爱群报》,并组建了新学生社,创办了社刊《新学生》,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方针、政策,报道工运、农运、青运、妇运、学运的情况,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引导他们走上革命的道路。
一九二三年六月,刘尔崧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他参加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广东区代表大会,当选为青年团广东区委员行委员兼特派员。次年当选为青年团广东区委组织部长。夏,刘尔崧又担任了青年团广东区委代理书记的职务,负责领导广东、广西、福建、香港、澳门的青年团工作。十月,他在共青团广东区代表会议上被选为青年团广东区委书记。他工作认真负责,经常把华南地区青年团工作和青年运动动态写成报告,向团中央汇报;对于团中央的各项指示,认真贯彻执行。先后派出不少同志到广州、佛山、韶关、江门、肇庆、梧州、桂林、南宁、香港、澳门等地开展青年运动、学生运动,建立和发展青年团组织,引导团员和青年参加反抗帝国主义和军阀的斗争。这期间,他还主持开办了青年团干部训练班,亲自备课,登堂讲授青年运动史、青年运动的方针、政策和任务以及团的基础知识,提高团干部的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在刘尔崧的领导下,广东团的工作搞得有声有色。
一九二五年一月,刘尔崧出席了青年团第三次代表大会,大会决定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改名为共产主义青年团。刘尔崧当选为团中央委员会委员。这时,刘尔崧还同时担任中共两广区委工委书记、国民党中央工人部干事、广州工代会主席等职务。为了集中精力搞好工人运动,一九二五年三月,经两广区委同意,他不再兼任青年团广东区委书记的职务。
此后,刘尔崧全力以赴地从事工人运动的领导工作。杨、刘叛乱期间,他发动交通工人罢工,切断敌人的兵源和物资供应;“五卅”惨案之后,他领导沙面洋务工人罢工,掀起了省港大罢工的风暴。一九二六年四月,他又当选为广州工人代表大会执行委员会主席;五月,在全总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上,被选为全总执行委员。在刘尔崧等人的领导下,广州的工人运动轰轰烈烈,汹涌澎湃……
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形势十分险恶。有人劝刘尔崧暂时隐蔽一下,刘尔崧说:“现在正是需要我们的时候,如果我们在这危急的时刻跑了,那么,谁来领导工人与敌人作斗争呢?干革命是要随时准备牺牲的。怕死,我们就不要干革命了。”仍然坚持斗争。四月十五日,他被反动军警逮捕。
敌人抓到刘尔崧后,严刑拷打,逼他供出党的情况。刘尔崧宁死不屈,严守党的机密。敌人无奈,又想用高官厚禄引诱他,说只要声明脱离共产党,保证给更重要的职务,享受荣华富贵,被刘尔崧坚决拒绝。
敌人从他口里掏不出任何东西,只得把他秘密杀害于广州河南南石头监狱刑场。牺牲时,年仅二十八岁。
来源:《广东史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