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著名的“华侨之乡”梅州,从近代开始客家人就飘洋过海下南洋谋生发展。顺利到达目的地后,还未开始赚钱,他们就会先托人带信或借两元钱托带回老家报个平安。从此,侨批与千家万户紧紧相联,薄薄的批信,牵起绵绵的亲情,一头是羁旅天涯的海外游子,一头是翘首以盼的故土亲人,每一件侨批都有一个沉甸甸的思乡故事。
以下这封已近百年的侨批是1921年梅州籍华侨张保琮从印尼泗水寄带回乡,由张坤贤胞弟收阅的家书。
楷书字体行如流水、书仪规范,小楷精美,笔迹遒劲,不啻为繁长的书法作品和抒情文章。这封批信语繁情长,但朴实无华,道出了一位兄长在海外追求生存中遇到的困难情景,以及其书写长篇箴言鼓励家乡胞弟要认真读书、掌握知识,应对未来生活挑战的真诚祈望。
从批信的称呼中可见兄弟感情很深,而从信中内容和附赠“壮志歌”的特别方式,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身在海外的兄长对胞弟的殷切祈望和良苦用心,字里行间渗透着浓浓亲情,这是亲兄弟的关爱,对血缘亲人的珍贵赠言,充分体现了客家人百善亲孝的优良品质和“入学求知”、“崇文尚教”、“耕读传家”的传统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