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叶剑英背完后,毛泽东说:“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当今惜无孙仲谋。此人(指叶剑英)有些文化,他看不起吴法宪。就是吴法宪不行。”毛泽东在这段话中,有意识地把原词中最后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改为“当今惜无孙仲谋”。这一改,意味深长,明确表示了他对当下还没有成熟的接班人很是失望的心情。但是,毛泽东不是悲观主义者。他相信我们党内总会产生像孙权那样有雄才大略的人物,只是需要有人扶持和培养。
毛泽东 资料图
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赵一楠,原题:毛泽东最后一次长篇讲话:认为“四人帮”的问题不大,节选
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最后这次长篇讲话虽然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四人帮”问题,但他集中批“四人帮”的态度已经明确了,不能把党和国家的大权交给“四人帮”,不能让“四人帮”接班。
那么,交给谁?当时毛泽东还没有确定人选,但他已经形成了交班的基本考虑:即在周恩来已经病重的情况下,倚重叶剑英、邓小平,让他们把工作抓起来,然后由他们扶持毛泽东所瞩目的接班人。
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让叶剑英当众背诵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叶剑英背完后,毛泽东说:“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当今惜无孙仲谋。此人(指叶剑英)有些文化,他看不起吴法宪。就是吴法宪不行。”毛泽东在这段话中,有意识地把原词中最后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改为“当今惜无孙仲谋”。这一改,意味深长,明确表示了他对当下还没有成熟的接班人很是失望的心情。但是,毛泽东不是悲观主义者。他相信我们党内总会产生像孙权那样有雄才大略的人物,只是需要有人扶持和培养。他接下来说的直接赞扬叶剑英的话,就是对叶剑英能力和政治上的肯定,也是向政治局的同志明确交代了叶剑英今后在扶持和培养接班人上的地位和作用。
从战争年代一直到晚年,毛泽东都对叶剑英十分信任。1962年9月24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说:“叶剑英同志搞了一篇文章,很尖锐,大关节是不糊涂的。我送你两句话‘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诸葛,大家都知道,是诸葛亮。吕端是宋朝的一个宰相,说这个人大事不糊涂。”1971年8月28日,毛泽东在巡视大江南北时,在长沙同刘兴元、丁盛、韦国清、汪东兴谈话,重新提起1935年叶剑英将张国焘打算危害中共中央领导人、搞分裂的电报转给毛泽东的事后说:“叶剑英同志在这个关键时刻是有功劳的,所以你们应当尊重他。”林彪事件后,毛泽东请“靠边站”的叶剑英出来主持新成立的中央军委办公会议。这个机构实际上是林彪事件之后,中央掌握军队和军事工作的机构。毛泽东这样安排,实际上是让叶剑英帮助自己掌握军队和军事大权。之后,毛泽东对叶剑英的意见十分尊重。这次,在他主持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讲三国故事,让叶剑英背诵辛弃疾的词,已经公开表明:不管今后确定谁来当接班人,有叶剑英来扶持,交班的基本问题也就解决一大半了,毛泽东也放心了。这是毛泽东在当时形成的交班的基本考虑。
毛泽东当时考虑和叶剑英一起扶持今后产生的接班人的,还有邓小平。党的十大前后,毛泽东曾经让王洪文拜邓小平为师,王洪文后来的表现让毛泽东失望了。王洪文后来又搞“四人帮”,毛泽东更是不可能把他当作接班人的人选了。在毛泽东最后一次的长篇讲话中,他也提到了20世纪30年代中央苏区的“邓、毛、谢、古”事件,并且对邓小平说了当年“你就是毛派的代表”的话,他对邓小平的信任溢于言表。
正是根据毛泽东最后一次长篇讲话中的意见,中央政治局于1975年5月27日和6月3日两次召开会议,专门批“四人帮”。这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都是由邓小平主持的。会后,邓小平把会议情况向毛泽东报告,得到了毛泽东的肯定。他表示:我看有成绩,把问题摆开了;政治局的风向快要转了。当年7月1日,叶剑英给毛泽东写信道:“我因年老多病,精力不胜,提议请小平同志主持以利党的工作。”毛泽东和周恩来先后在叶剑英的信上批示:“同意”。自此之后,王洪文不再主持中央的日常工作,改由邓小平主持。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后,在毛泽东和周恩来支持下,开始进行各方面的整顿,可见,毛泽东在他主持的最后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也期望邓小平扶持将来产生的接班人。
毛泽东最后一次长篇讲话,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党后来的历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