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文化历史悠久,文献资料也浩如烟海。《老子》是道家文化的经典,为道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老子》文献的版本很多,如马王堆本、河上公本、傅奕本等。其中,河上公本与傅奕本成为我们现在通行本《老子》(又称《道德经》)文献的主要来源。而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献,则记录了《老子》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理念,也反映出道家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风貌。
在各种版本的文献中,郭店本《老子》是一个十分独特的版本。因为在这个版本中并没有对儒家文化的批判,而其余的版本均在不同程度上有着否定的倾向。
郭店本《老子》是以竹简为载体,以文字为记录形式的历史文献,共有甲、乙、丙三组。例如,在郭店本《老子》(甲组)文献中有这样一句:“至虚,恒也;守中,笃也。”而在马王堆本《老子》(第六十章)文献中则为:“至虚,极也;守静,笃也。”在这里我们不谈表达形式上的差异,仅就文献的内容进行一下比较。值得注意的是,郭店本《老子》(甲组)文献里原文为“守中”,而马王堆本《老子》(第六十章)的文献里则是“守静”。不仅如此,在河上公本、傅奕本等相应之处也皆为“静”字。这样的改变是“无心插柳”还是“有意栽花”呢?
我们知道,“中”是儒家文化的核心理念,孔子主张中庸之道。孔子在《中庸》上讲:“中庸其至矣乎。”“中庸”是孔子认为的儒家根本的思想方法;孔子在《论语》中讲:“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同时,“中庸”也是孔子认为的儒家最高的道德规范。孔子认为,以“中庸”的思想方法加强自我修养,才能达到最高的道德规范。孔子讲的这个道德规范就是“仁”。
马王堆本《老子》(第六十章)文献里为“守静”而不是“守中”,这不仅消解了儒家的思想方法,也否定了儒家道德规范存在的前提,从而在逻辑上对“仁”进行批判成为可能。
在郭店本《老子》(甲组)文献中有这样一句:“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亡有。绝伪弃虑,民复季子。”但在马王堆本《老子》(第六十三章)文献中却为:“绝圣弃知,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我们从郭店本《老子》(甲组)文献中,并没有看出对儒家道德规范的反对。而我们从马王堆本《老子》(第六十三章)文献中却能看到,其对儒家“仁”的道德规范针锋相对的批判与态度鲜明的否定。
另外,在郭店本《老子》(丙组)文献中有这样一句:“故大道废,安有仁义?六亲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乱,安有正臣?”而在通行本《老子》(第十八章)文献中则为:“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我们从郭店本《老子》(丙组)文献中看到:大道废止怎么会有仁义……这是表示肯定的反问。这里的“仁义”与后面的“孝慈”等含义都是积极正面的,因为其根本上和大道是一致的。但我们从通行本《老子》(第十八章)文献中去却看到:大道废止了才会有仁义……这里的意思与郭店本《老子》(丙组)正好相反。“仁义”与后面的“大伪”等含义也都是消极负面的,因为其根本上和大道是分离的。
在通行本《老子》文献中与儒家道德规范相抵触的几章恰好在郭店本中没有,如:“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第五章);“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第三十八章)等。
郭店本《老子》出土于湖北荆门郭店的一座古墓。经考古专家认定是座楚墓,墓主人下葬时间应在公元前四世纪中期至公元前三世纪初。这就决定了郭店本《老子》文献形成的时间不会晚于公元前三世纪初。与其他版本相比,郭店本《老子》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历史文献。
郭店本《老子》文献书写使用的文字极为古朴,有的文字经多方考证才能准确确定其含义。古文字专家认为,这是战国时期楚国的文字。在历史上,由于“秦火”的焚毁与文字的变革等诸多因素,造成了许多文献特别是先秦文献的缺失。郭店本《老子》文献使用的是先秦的文字,这与使用后来标准汉字的版本相比,没有文字上的记述、抄录等活动,因而避免了信息上的差误、遗失等,所以更具有真实性。
我们从文献形成的年代与字体存在的特征上看,郭店本《老子》文献是反映道家早期文化风貌的“第一手”材料,与其他版本相比,更具有原始性与真实性。因而郭店本《老子》文献是道家早期文化的原始记录,也就具有了凭证价值。在郭店本《老子》文献中我们可以见证:道家早期文化中并没有反对儒家文化的倾向,并且与儒家文化还有许多共通之处,如“中”的思想方法与“仁”的道德规范等;道家早期文化与儒家只是侧重方面不同而已,道家更关注人存在的自然性,而儒家更关注人存在的社会性。一些反儒的观念是文本在聚讼纷纭的历史中,应为后人的增益与更改。
道家与儒家是中华文化的两大系统,在根本上应是相通的,都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文献在我们的文化建设中,不仅可以使我们认清文化的发展脉络与历史原貌,而且还会起到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作用。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1年3月26日 总第3657期 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