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荆江分洪工程:奇迹如何铸就

2016-02-18 10:08 来源:南方网 王佑春 卜小荣 申文荆

1954年汛期,长江出现历史罕见的全流域性大洪水,进洪闸3次开闸,7月22日至8月22日间几乎日夜不停地泄洪。分洪有效地削弱了洪峰,延缓了洪水涨速,确保了武汉和江汉平原的安全。荆江分洪主体工程经受住了这次严峻的考验。

 

1954年7月,荆江分洪工程北闸首次开闸分洪纪念。

荆江分洪工程南闸工人在“红五月”竞赛中宣誓

长江水利委员会工程师王咸成(右)在工地

荆江分洪总指挥部总指挥唐天际给松滋县县长饶民太(左)颁奖

75天,30万人创奇迹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据史料记载,自1380年至1937年的557年中,荆江大堤发生水灾101次。新中国刚成立,党和国家领导人就非常重视荆江的防洪工程,把荆江治水置于长江防洪体系建设的首位。1952年3月31日,《政务院关于荆江分洪工程的规定》中指出:“为保障两湖千百万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起见,在长江治本工程未完成以前,加固荆江大堤并在南岸开辟分洪区,乃是当前急迫需要的措施。”分洪区是在荆江南岸太平口虎渡河以东、荆江右堤以西、藕池口安乡河西北,面积921.34平方公里。荆江分洪工程分两期施工:第一期为主体工程,第二期为辅助工程。1952年4月5日第一期工程全面动工,6月20日竣工,工期仅75天,比原计划提前15天完成。20世纪30年代,美国在密西西比河下游也修建了一个分洪区,其工程总量相当于荆江分洪工程的三分之一,却用了3年才完成。荆江分洪工程完工后,国际友人参观时都惊叹不已。荆江分洪总指挥部总指挥唐天际在《荆江分洪工程提早完成的关键》中强调,“我们用什么办法在三个月内提早完成了这样巨大的工程任务呢?用什么方法能够做这样现代化而又是最新式工程来解决技术条件不够呢?这些是许多关心我们这个伟大工程的人,特别是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筹备会议的各国代表们参观我们工程时所最关心的,并要求我们答复的问题,我们简单地回答说:‘概括起来最主要的一条,就是坚持依靠广大群众’”。

群众,英模倍出建奇功

  参加荆江分洪工程建设的共有30万人,其中工人4万人,农民16万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10万人,还有数百万人做后勤支援工作。在太平口进洪闸工地,8.8万多名军工、民工劳动着;在22公里长的南线大堤上下,10万名筑堤大军忙碌着。75天的工期中只有61个晴天可以全面施工,但大家夜以继日地赶工,克服了这一困难。

  1952年4月29日,荆江分洪总指挥部发出《关于完成红五月爱国劳动竞赛总任务的号召》,整个工地迅即展开“红五月”竞赛,进而掀起施工高潮。1952年5月20日至24日,时任水利部部长傅作义率团来到工地,带来了绣有毛主席和周总理题词的锦旗。毛泽东题词是:“为广大人民的利益,争取荆江分洪工程的胜利!”周恩来题词是:“要使江湖都对人民有利。”巨大的鼓舞之下,工效成倍提高。

  竞赛中,涌现出劳动英雄、模范1.2万多名,他们中有“父子英雄”“夫妇模范”“兄妹光荣”“师徒双立功”等。

  浇灌混凝土需要大量碎石子。19岁的松滋县姑娘辛志英,创造了“鹞子翻身碎石法”:将多角形的大石块尖角朝下,平面朝上,形如鹞子,再运锤猛打。她还和大家用废草袋、麻袋编成“稳石箍”,箍住石块,再用力猛锤,工效是原来的30倍。

  江汉船舶公司工人唐仁等集体发明了使用一种半圆形铁片来给进洪闸闸门支座定位的方法,使1000多米长的进洪闸中的378个支座在一条直线上,误差小于5厘米,大大提高了工程的精准度和工效。

  长江水利委员会工程师王咸成,在南闸闸底板的设计图样上和施工现场中,发现一个严重浪费钢筋的地方。精确计算后,他提出将闸底板层铺设钢筋数量由每米8根减为3根的建议。这一建议不仅加快了工程的进度,而且节约了75吨钢筋。

干部,临危率众堵“虎口”

  1952年3月下旬,松滋县县长饶民太率领该县民工,承担起修筑虎渡河拦河坝的重要任务。工程施工中,饶民太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经过半个多月的奋战,虎渡河两岸土堤已推至河中,4月9日河面已形成6米宽的窄口。此时偏偏下起大雨,又值桃汛,河水上涨,填下的土石均被水冲走。有的民工主张用装石沉船的“一字抛枕法”填补缺口,但135吨的大船还未沉下去就被湍急的水流冲走了,再沉第二只,船未及转身,即被折为两半,民工们急得无法,工程师们也束手无策。饶民太发动群众想办法、出主意。民工丁永善、丁人伟等27人提出了后来被苏联专家总结为“八字抛枕法”的堵口截流建议,即把柳枕捆成八字形,在两岸成八字形对抛。大家根据此法行动起来。随后,饶民太又带领民工搬运石头300方、砍柳枝5万斤,完成了堵口器材的准备工作。

  4月15日,桃汛猛涨,峰高三尺,搬运蛮石的船队难以接近下游的捆枕队。为了争取时间,饶民太跳上船,大吼一声:“要死我先死,跟我来!”他拿起撑篙与洪水搏斗,抵住水的冲力,利用水的分力,把船靠到了捆枕队的枕架边。后面的船队见饶民太的船安全无恙,就一个接一个地奋力而来,水路的开辟加快了捆柳枕的速度,保证了工程进度。4月17日,拦河坝合龙。在拦河坝上与洪水搏斗的8天7夜,饶民太片刻也未离开工地,在工程突击合龙的3个昼夜里,他始终在最危险的地方指挥战斗。后来,饶民太被评为“荆江分洪工程特等模范”并记特等功。

来源:《中国档案报》

编辑:陈冰青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