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西交民巷东口
北京西交民巷位于正阳门内以西。东起天安门广场,西至北新华街,是一条古老的街巷。史载,唐代属幽州蓟县燕夏乡。元代为大都城丽正门外的关厢地区。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拓北京南城”,将该街区圈入城内,并属大时雍坊。城墙南扩后兴建皇城中轴线上的大明门和千步廊。明正统七年(1442年)建(中、左、右、前、后)五军督府、太常寺、通政司、锦衣卫于大明门之西。明天顺至成化年间(1457-1487)西交民巷逐渐形成胡同。到明晚期,从南方运来的糯米在这一带卸运,大时雍坊地区已成为铺户聚集之地,万历年间有上上户99户,上中户33户,上下户29户。南方糯米又称江米,当时该街以兵部洼胡同为界,东段原称西江米巷,西段称东壁街。清代,此地属镶蓝旗。原五军都府废除,改为民居胡同,取谐音西交民巷。1965年两街合并统称西交民巷。同时各中央机构分别移建在原明衙门旧址处。西交民巷街东口原有“振武”牌楼一座,因影响交通,1954年3月,该牌楼被拆除。
大清户部银行
1905年8月,中国首家官办银行——户部银行建立。户部银行的业务是推行银元取代银两,并筹划发行纸币。1906年11月,清朝改革官制,户部改为度支部。1908年3月,度支部尚书载泽将户部银行改为大清银行,并制定了《大清银行则例》24条,将其定位为行使中央银行职权与兼办商业银行业务的复合型银行。
1956年西交民巷
1912年1月24日,中华民国首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在南京宣布,将大清银行改组为中国银行。后来中国银行失去中央银行地位,逐渐转化为经营外汇业务为主的专业银行。西交民巷是中国最早的金融街。1928年6月,北京降格为“北平特别市”。此后中国的金融中心转移到了上海,西交民巷银行街逐渐冷落。1949年2月,北平和平解放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由解放区迁入北京西交民巷,进驻前大清银行旧址。北平解放前夕,西交民巷仍有银行16家、钱庄3个。1917年5月,位于西交民巷106号(老门牌)的金城银行成立。1919年,在前门外西河沿路南,大陆银行成立。1922年迁至西交民巷靠东段建筑大楼。现为中国银行营业部。1951年9月,金城、盐业、中南、大陆、联合5家银行实行公私合营。除以上介绍的银行外,西交民巷由东向西还有河北省银行等16家银行。
来源:中国档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