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史馆与社科院历史所签署档案编研出版工程合作框架协议
国家档案局副局长兼一史馆馆长胡旺林(前排左)和中国社科院历史所所长卜宪群(前排右)代表双方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本报记者 孙 昊摄
本报讯 (记者 孙 昊) 10月14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以下简称“社科院历史所”)在京签署《明清时期“一带一路”编研出版工程合作框架协议》。国家档案局副局长兼一史馆馆长胡旺林,社科院历史所所长卜宪群出席签约仪式并代表双方签署协议。
胡旺林表示,明清时期“一带一路”档案编研出版工程是一史馆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构想,积极探索明清时期“一带一路”历史档案多层次开发利用方式,适时启动的大型档案文化工程,该项工程旨在通过系统整理公布明清时期中国与丝路沿线区域交流交往的档案史料,突出反映明清时期中国与丝路沿线相关国家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情况,弘扬丝路沿线区域和平、合作和共同发展的时代主题,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依据和现实基础提供有力的文献支撑。长期以来,一史馆作为明清档案保管和利用基地,一直坚持“身处故纸堆、心中有宗旨”,力求为党和国家大政要事服务,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服务,为社会各层面提供精准服务。胡旺林指出,社科院历史所在历史学术研究方面成果辉煌、建树丰硕,双方以往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希望通过此次的强强联手,立足一史馆作为明清档案基地的资源优势,借助社科院历史所作为国家级学术机构的科研优势,打造厚重的编研成果,提升项目的学术含量,共同推进“一带一路”项目的编纂出版和研究开发工作,努力在服务国家中心工作中更好地发挥明清档案的独特作用。
卜宪群表示,历史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对档案史料的掌握、分析和运用,一史馆作为明清档案保管和利用的基地,开发的价值和前景不可估量。此次“一带一路”档案编研出版项目一经设立,便得到了学术界和出版界的广泛关注与肯定,是一个符合时代需要的优质项目。社科院历史所作为专业的研究机构,非常愿意与一史馆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整理、研究和开发这批珍贵的历史档案,充分挖掘档案内容的研究价值和对外宣传作用,将其打造成为反映几个世纪以来以“丝绸之路”为纽带的欧亚大陆广泛的商业贸易、政治文化交流的精品工程。
据了解,该项目于2015年5月报批立项,2016年1月成立课题组展开具体工作。项目涉及珍贵历史档案数万件,是我国第一部以16世纪以来欧亚商业贸易、文化交流的官方档案为主要内容的大型文献出版工程,其中相当一部分档案为首次系统公开和披露。根据协议,一史馆与社科院历史所将本着“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共同推进“一带一路”项目的编纂出版和研究开发工作,初步预计形成《明清时期中外商贸文化档案汇编》《明清时期中外商贸文化珍档图录》、“明清时期的中国与世界”专题展览、《明清时期的“一带一路”》专题纪录片、“明清时期的‘一带一路’”学术研讨会及系列学术活动、《明清时期中外商贸文化研究》论文集6项成果。
来源:中国档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