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3月14日,时任中办副主任王刚在中央档案馆图书资料处提交的《关于丰泽园毛主席藏书运回档案馆的具体安排》上批示:“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保证足够的力量,确保万无一失。”
初入丰泽园:累并快乐着
1989年1月17日,中央办公厅决定由中央档案馆负责中南海丰泽园毛泽东故居藏书的整理工作。中央档案馆将这项工作交给保管部图书资料处具体负责,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还专门成立了藏书管理组,并派专职工作人员进驻丰泽园,开始整理毛泽东故居藏书。最初,中央档案馆安排了3名工作人员去丰泽园,并为他们办理了中南海出入证,每名工作人员单独在一个房间整理。当时藏书整理面临的问题是,怎么整理?按什么分类方法整理?中央档案馆派去整理藏书的负责人是保管部副主任周留树,他提出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整理。
随后,在不打乱原状的情况下,藏书管理组进行了以下工作:
第一,为了使这部分藏书呈现最初的保管状态,工作人员对每册图书按原有的排列顺序进行登记,形成固定图书位置的流水号。
第二,为了便于日后对毛泽东藏书开展科学化管理工作,工作人员将藏书进行分类:现代图书(包括期刊),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整理编目;古书,按照“四部分类法”,也就是经史子集分类进行整理编目;字画、字帖,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整理。
第三,贴书签,排列图书位置。工作人员制作了特殊的书签——每张书签分为上、下两行,第一行为大流水号,第二行为分类号。
第四,对破损的书画进行修裱。
为了抢在1993年12月毛泽东100周年诞辰纪念日以前完成藏书的初步整理工作,中央档案馆加派了人员,由原来的3人逐渐增至7人,同时加大工作力度,由日常整理转为每周利用3个晚上、每月利用两个休息日加班加点,有时每人每月累计加班多达200个小时。累的时候,大家就唱起《洪湖水浪打浪》等歌曲,用歌声驱散疲劳与寂寞。工作人员木志芳在整理毛泽东藏书的过程中,偶然间发现藏书中有她父亲主编的《傈僳族史》,把她高兴得直跳。从此,她工作信心百倍,忘记了疲劳,忘记了寂寞,忘记了自己怀有身孕,干劲十足。
中央领导:关心藏书惦记同志
党和国家的许多领导都十分关心藏书整理工作和管理组的工作人员。
1992年7月15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到中南海丰泽园毛泽东故居视察,陪同参观视察的有时任中央档案馆馆长王明哲、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逄先知、中办警卫局办公室主任贾振海。藏书管理组向江泽民汇报了情况并报送了毛泽东读书眉批铅印清样。江泽民认真地翻阅了毛泽东做过眉批的部分图书。
1992年8月25日,时任中办主任温家宝、副主任徐瑞新到中南海丰泽园视察毛泽东藏书整理工作。温家宝平时就非常关心这项工作,一次在晚饭时见到管理组的同志,还关切地询问:“一个礼拜加几次班?有什么困难?”这次,温家宝对管理组的同志们说:“大家工作3年多了,这项工作是厅里决定的。大家这3年做了很大努力,基本上把毛主席的藏书、批阅过的书清理了,三分之二分了类,一半以上上了架。毛主席阅过的、批注过的书,应该说是毛泽东著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他的重要思想,同样是宝贵财富。所以,我们成立这个组,做好这项工作是有意义的。”他勉励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一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把保存、整理毛主席藏书当作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要把这项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地长期进行下去。二是保护,资料很重要,是研究工作的基础。对资料本身要下功夫,还要学习和利用现代的保存手段、科学的管理方法。我们要长久保存下去:不是一代人,而是几代人长久保存下去。原始资料的保护是第一位的,是各项工作的基础。第三,在保护的基础上做好整理工作,要编目,有选择地提供利用。同志们不仅要成为保护资料的行家,也要成为研究毛泽东思想的专家”。他还对中央档案馆如何改善保管条件,保管好毛泽东藏书提出具体要求。
1993年12月,时任中央档案馆馆长王刚邀请参加藏书整理的工作人员家属进中南海参观,希望家属们理解、支持他们的工作。在藏书整理完毕当天,王刚自掏腰包请管理组的同志们吃饭。
毛泽东藏书的整理工作还得到了媒体的关注。1993年9月,中央电视台和中央文献研究室合拍的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毛泽东》,介绍了毛泽东藏书情况和图书管理组紧张工作的情景,播出后,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反响。
十万藏书:安全运抵“新家”
中央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在中南海丰泽园毛泽东故居整理藏书
1993年底,中南海丰泽园毛泽东故居藏书整理完毕。为了更好地保管和利用这些藏书,1994年中央档案馆向中办警卫局提出,希望在丰泽园为毛泽东藏书管理组安装两台计算机,用于藏书管理。警卫局认为,“丰泽园是古建筑,设备老化,防火标准低,安装计算机很不安全。另外房屋的封闭性较差,温度、湿度很难控制,不利于毛泽东藏书的长期保存”。还有,中南海办公条件拥挤,从安全和长远考虑,建议只留少量藏书继续在故居陈列。
1994年12月28日,中办警卫局向中央办公厅递交报告,建议“将毛泽东藏书尽早移入中央档案馆适当地方保存利用”。时任中办主任曾庆红1995年1月14日批示:“拟同意所提意见,请王刚同志研处。”时任中办副主任王刚1月16日批示:“作(做)好准备,尽快实施。要注意毛主席藏书的体系不能打乱,包括排架顺序都不能变。二百多个柜子原在丰泽园的位置、顺序都要有文字记录。搬到中央档案馆是原顺序。万一要搬回中南海,仍是原样。”
按照中办警卫局的建议和中办领导的批示,1995年3月1日,中央档案馆图书资料处提交部领导及馆、局领导《关于丰泽园毛主席藏书运回档案馆的具体安排》。3月14日,王刚批示:“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保证足够的力量,确保万无一失。”此后,中央档案馆开始为运回丰泽园毛泽东故居藏书做全面准备。
首先,确定除丰泽园毛泽东故居卧室藏书保留原样不动继续陈列外,故居其他藏书全部运到中央档案馆;其次,在不打乱整个藏书原排列体系的前提下,按照原排架顺序打包,将每捆藏书编号,以便安全地运到中央档案馆后排架复原藏书排列;第三,在馆内腾出一间办公室、一间计算机房和足够的库房,以便对运来的毛泽东藏书进行科学管理;第四,准备好消毒室和消毒设备,以便对运来的所有藏书、书柜进行消毒;第五,在搬运之前对藏书进行拍照和录像,按原样绘制藏书、书柜位置平面图并做文字说明。这些照片、图纸及文字说明都做了存档,一方面以便藏书运到档案馆后能按照原顺序排列,另一方面如果以后藏书需要搬回中南海时仍然可以按原样排列展出。
在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后,1995年5月22日,中央档案馆提交中央办公厅《关于将毛主席中南海故居藏书运到中央档案馆保存实施方案的报告》,计划于6月将藏书运到中央档案馆,为安全起见,恳请中办警卫局在人力和车辆上给予支持。曾庆红批示:“同意。”
中办警卫局接到曾庆红批示后,时任局长由喜贵亲自给部队下达任务。按照“第一,万无一失,安全运到馆。第二,保留原藏书体系,书柜的顺序和每个柜里边书的顺序,都不能错”的原则,中央档案馆从5月29日下午开始组织实施毛泽东藏书搬运任务。在中办警卫局的大力支持下,首先按原藏书排列体系,用两天半的时间,把近10万册书,包捆成2800捆,每捆都编了号。6月1日至4日,中办警卫局每天派30名战士和4辆至6辆卡车,中央档案馆派22名同志参加运送,4天整整运送20卡车,将96473册毛泽东藏书和205个书柜安全运至中央档案馆,做到了“万无一失,安全运到馆”。毛泽东藏书运到中央档案馆后,工作人员及时对藏书进行了严格消毒。进入库房后,藏书仍然按照在中南海丰泽园毛泽东故居时的原样、原顺序排列上架,做到了原藏书排列体系、书柜的顺序和每个柜子里边书的顺序都按原样存放。
1995年6月5日,中央档案馆提交中央办公厅《关于毛主席中南海故居藏书已安全运到中央档案馆的报告》,曾庆红批示:“很好。感谢同志们的努力工作。”
至此,中南海丰泽园毛泽东故居藏书完成了从中南海到双坡路2号的重大转移。
本文所示档案及照片为中央档案馆馆藏
来源:中国档案报
中央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