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日军铁蹄下广州几则小故事

2017-06-05 16:04 来源:南方网

文:潘广庆

1.1938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广州,黄沙省立第一中学校被日本海军陆战队占驻,成为队部,有重兵把守。不及逃走的市民常受干扰,担惊受怕,至日本投降。

2.日军在沿江地带,建设了一批碉堡,全是钢筋三合土墙和顶,厚度50厘米以上,半地堡式,有射击孔控制珠江。荔湾涌口、南岸澳口涌口、西村铁路支线旁等处都有建成的地堡。

3.西堤,当年广州最大的高层建筑大新公司,日军进城时烧毁。日军后将首、二层作为粮仓使用,有驻兵把守。

4.1942年,日军在沙面大街设有宪兵部,在中央绿化带位置秘密开挖构筑地下设施,四周墙为三合土厚达1米,与长春市日军的高级地下设施墙体结构相若,只是来不及完成,日本便投降,自行回填。我们在1972年,据群众的举报才发现。

在沙面还流传着日军把沙面的英国人集中在大楼地下室内关起来,过着非人生活,吃不饱,广州一名收买佬每天把一些剩余饭菜从外向小窗里面投放,供英国人食用,战后英人感恩重谢的故事。

5.日军向汪伪政权移交沙面的闹剧,发生在1941年。

作为英租界,沙面是广州沦为日寇统治时间最短的小岛,1941年12月8日,日军才能对沙面英界实行军事接管,比广州沦陷的1938年10月27日迟了三年多。沙面沦陷引致沙面地名发生变化。鸦片战争后,沙面为英、法统治,由英国和法国殖民统治者直接管辖。其时中国人出入沙面,要通过横跨沙基涌的两座“石屎”桥,英国人可随时关闭,不让中国人进入,对来往的中国人实行盘查。直至1941年12月8日,美国、英国对日本正式宣战,在广州的日军和汪伪政权遂宣布对沙面英法租界实行军事接管,而沦为日本的统治区,英国人成了俘虏。1942年3月日本侵略者为了笼络人心,利用沙面租界上演了一幕将沙面交还中国人管理的闹剧。其时汪伪政权的行政院秘书长陈春圃、广东省伪省长陈耀祖、广州市伪市长陈纪等人利用接管沙面的机会,乘机向日军献媚,将沙面的街道逐一命名,为日本帝国主义歌功颂德。如:将沙面租界的中心通道命名为复兴路,其用意是鼓吹实现中日和平,反共建国,奠定复兴基础;将沙面英法分界的道路,定名为同仁路,含意是对日本也是一视同仁;将沙面北堤岸,沿沙基涌河的街道定为昭和路,后又改名为肇和路,表示向日本开创和好。沙面在英、法统治时期并不设立街名,楼宇均以某某洋行和店号相称,也有以某某教堂、沙面水厂和法国花园作地名称号。由于该次命名用意是粉饰日军的侵华面目,故广州市政府机关于1975年6月正式废除日伪政权命名的街名,重新为沙面的街巷定名,把位于沙面中央的大路取名为沙面大街,沿江为南街,临沙基涌为北街等。

1943年,日伪为了发展地产,曾计划将沙基涌填掉,建造房屋,其招倒的余泥几乎填埋了近半的河床,抗战胜利后,该涌于1946年疏浚复原。

(省档案馆编研出版部 摘编)

(来源:《广州文史第六十四辑》)

编辑:陈冰青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