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故事汇】档案人的家风传承

2017-04-06 09:55 来源:南方网 邝孔林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指出:“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同时指出,“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在我的成长、学习和工作中,父母总是把“孝敬、勤劳、友善”的家风融入生活点滴,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着我、教育着我,让我在不知不觉中担起良好家风的“传承人”。

敬老有福,孝敬老人为子孙后代积德

  从我记事开始,父母常常讲“木碗”之类的启蒙故事,说是有户人家嫌老人吃饭打碎瓷碗、夹菜夹不住,就让老人在旁边的小桌上用木碗吃饭,结果小孩看到后就马上拿着木头开始做木碗,准备也用木碗吃饭,大人看到后羞愧不已,赶紧把老人请回大桌吃饭。这些淳朴的故事,在我幼小的心灵种下了“孝敬老人”的种子。

  在平时的生活中,父母经常用实际行动教育我们要孝敬老人。比如,每次家里卖猪的时候,母亲拿到卖猪的钱后,第一件事情就是给爷爷奶奶每人50元或100元;看到爷爷拖着年迈的身体上山打柴,母亲主动和父亲商量,每年从煤矿买煤回来,给爷爷奶奶送过去,让老人用煤火做饭取暖,而那时母亲为我们做饭时依然烧干柴;每年春节,母亲总会提前给爷爷奶奶买好年货,并把爷爷奶奶请到家里吃饭,从大年三十开始一直到元宵节之后,这在四邻八村是非常少有的。

  父母的身体力行,为我们心中的“孝敬种子”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并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我们参加工作后,姐弟每次回老家都会带上爷爷奶奶爱吃的东西,并塞钱给老人。爷爷奶奶成为村里人羡慕的对象,脸上经常洋溢着幸福和喜悦。

勤劳是福,勤劳的家族不会贫穷

  我一直以父母为荣,认为父母用勤劳的双手精心培养了我们姐弟。父亲是家里的长子,从小便帮助爷爷奶奶带弟弟妹妹,并承担繁重的家务。结婚分家后,面对一穷二白、只有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泥砖房,父亲身上担子更加沉重。为了让母亲和即将出生的孩子有一个好的环境,父亲起早贪黑,白天上砖场挖黄泥、踩泥浆、打砖坯,准备烧红砖建新房,晚上则去捉泥鳅、黄鳝补贴家用。因为没有胶鞋,父亲长期泡在泥浆里的脚发炎了,但父亲仍然坚持着,为全家建起了红砖房。

  母亲虽然是家里的小女儿,但外公家里良好的家风和氛围,使得母亲嫁给父亲后勤劳的本质更加凸显。为了共同撑起这个家,母亲和邻居阿婆一起去卖水果、收废品,跑遍了双溪乡、南强乡一带,学会了编织龙须草席,还养了10多头猪。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没有一刻休息过,天刚刚亮,母亲就去田间地头干活,回来时肩上挑的要么是沉甸甸的猪菜、要么是砍的干柴;夜幕降临了,母亲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就着腌好的咸菜往嘴里扒拉几口饭,又忙着喂猪、剁猪菜。那时候,对于母亲来说,坐下来编织龙须草席就是最好的休息。

  由于父母忙得没有时间做饭,年幼的我们为了让父母一回到家就能吃上饭,竟然无师自通地学会了用铁锅煮饭、煮菜,也在很早的时候就帮忙上山砍柴、下田插秧、在家剁猪菜……勤劳的习惯就这样养成和保留了下来,为我们日后工作和学习提供了最强大的动力。这不能不说是父母赋予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助人是福,只要能帮就要多帮助别人

  在我小时候,家里的日子过得比较紧张,但善良的父母却经常帮助别人。每年过年家里杀猪的时候,母亲总是带着我们给村里的老人和比较困难的家庭送一碗猪肉,让他们品尝。大伯去世后留下3个儿子,母亲把3个堂哥当作自己亲生的一样,家里吃的、用的,只要我们有的就有堂哥他们的。看到堂哥他们在充满灰尘的鞭炮厂打工,母亲听说吃猪血可以清肺里的灰尘,便常常买猪血送给堂哥他们。

  1995年,婶婶的儿子女儿都在外地,母亲看到年过七十的婶婶无人照料,一有时间便帮助婶婶挑水干活,上山打柴时也帮忙带一捆回来,还叮嘱我们要经常帮助婶婶挑水干活。婶婶生病的时候,母亲也在床前床后帮忙照顾。婶婶逢人就夸赞母亲。婶婶的儿子女儿们每次回来,都专门到我家表示感谢。如今,虽然婶婶已去世多年,但他们的儿子女儿仍与我家保持密切来往。

  古人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父母的孝敬、勤劳、友善得到了丰厚的回报,3个孩子都健康成长,顺利走上了工作岗位;村里对父母的品行极为认可和肯定,经常用父母的例子来教育后人,母亲还被推选为乡人大代表。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档案工作者,生活在充满“孝敬、勤劳、友善”正能量的家庭里是一种幸福,从父母手中把良好的家风传承下去,更是我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使命。因为,我传承和发扬了好的家风,父母才能幸福地安享晚年,后代才能“有样学样”,每个人都这样做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家风文化才能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社会才会更美好。

来源:中国档案报

编辑:陈冰青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