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抗战胜利后一张短命报纸

2017-03-24 08:52 来源:南方网

  梁松生口述 何季镗整理

  1945年初,日本侵略军败象已呈,重庆国民党政府准备抢夺胜利果实,预先布置和分派接收各地的人马。同年二月委派陈策为国民党广州市党部主任委员、广州市市长和广州军事特派员,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陈受委即率领一批亲信驰赴广东兴宁县组织班底,设立临时办事处,静候胜利佳音。同年八月日本正式投降,陈即偕大队人马兼程进入广州城,赶紧分头接收。文化宣传部门,指定由国民党广州市党部(以下简称市党部)负责;当时市党部执行委员随陈到广州者有江冷、沈家杰、陈汝超、袁晴晖、袁春晖等。日伪时代广州的报纸有:《广东迅报》、《民声报》、《公正报》、《中山日报》等4家,胜利后市党部将《中山日报》改名为《光粤报》继续出版,市党部接收《公正报》改名《广州日报》准备出版,其余《广东迅报》、《民声报》则勒令停刊。

  市党部宣传科科长潘铭祥以为广州是人口众多的大城市,胜利后只得一家《光粤报》做“独市生意”,若趁此时办一间私营报馆,必有大利可图,乃游说江冷出面筹组。又以民国二年陈少白曾办过一张《中国日报》,乃当时颇有名气的报纸,故袭用《中国日报》之名,以收影射之效。社址设在太平路广州运输业同业公会(今人民南路164号)。经费则用招股办法。其时有王义平者,曾在汪伪时代落过水,当过小职员,但在胜利前已搭上潘铭祥的线,胜利后失业,手头略有积蓄,正想找出路,乃愿意出资加入《中国日报》,条件之一是潘铭祥要给他一个“地下工作协助人员”的书面证明;而江冷、潘铭祥利用其资金可周转,王则利用江、潘庇护,各得其所,一拍即合。江、潘可以不出分文,分任社长、总编辑(挂名),坐享其成。王义平则任经理,并介绍何坚石为业务主任、卢行为编辑主任;卢则介绍梁松生为采访主任,薛学为广告主任,记者有唐瑞棠、谭×林等,聘源克平为副刊主编。印刷则由西湖路文光印刷店代印。

  由于王义平财力有限,只能出版半张纸的小型报。《中国日报》新闻版的稿源有市党部的供给,比较快捷详尽。当时主要新闻有:第二方面军司令官张发奎接见记者的谈话、广东省府主席罗卓英抵穗接见记者、新一军李鸿师长访问记、保警大队杨举钧开进市区维持治安、郑星槎接收电厂……等,都是独家消息;副刊内容有文兵写的水浒故事新编《水泊风云》及《凯旋音讯》、《天皇的佩刀在盟军的马下》、《沦陷区入狱记》等小说,都颇能吸引读者。

  新一军入城受降那天,市民因过去多年在日军铁蹄下饱受蹂躏折磨,今见中国军队凯旋归来,光复国土,无不扬眉吐气,欣喜若狂。《中国日报》利用市民爱国心理和高兴情绪,租用汽车沿繁盛马路燃放爆竹和散发传单,以争取更多市民对《中国日报》的认识。故创刊初期,每日出纸2000份左右,确是比较合乎理想,除开支外颇有盈余。但好景不常,不久,市党部机关报《广州日报》出版,内地报纸亦陆续回市复刊,竞争者日多。《中国日报》便日销量逐渐由2000份跌至1500份、1000份乃至数百份,人不敷支,至10月1日已无法维持而停刊,面世仅一个月便夭折。

  《中国日报》停刊后,潘铭祥将社址拨交“广州市戏剧歌曲电影检查委员会”使用,该会旋又迁回米市路市党部内办公,太平路的社址由潘铭祥转让与他人。

来源:《广州文史第四十辑》


编辑:陈冰青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