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1931年:故宫文物南迁之争

2017-01-23 16:42 来源:南方网 刘楠楠

自1933年2月起,故宫博物院约1.3万箱文物精品为防日寇劫毁迁存于上海、南京,后又疏散于西南后方,至1947年东归南京。但在南迁之初,针对故宫文物是否要迁出北平,社会各界曾产生过争议。

战争伊始 初定南迁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鲸吞东北,虎视华北,故宫文物危如累卵。或遭毁坏,或被掠夺,战火中的文物逃不脱这两种命运。面对日本人随时可能攻战北平的危险,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易培基等有识之士未雨绸缪,提议将故宫文物南迁,以策安全。

工作人员正在将故宫文物装箱

 故宫文物南迁见证人那志良谈到当时的情形感慨地说:“1931年9月,东北爆发九一八事变,大家明白了日本的野心,是想先得到东北,再向南侵。平津一带如果发生战事,故宫里的这些国宝就有危险。当局认为,必要时应当把这些文物迁运到安全地带。”易培基在给国民政府行政院急电中写道:“榆关事出,影响北平故宫宝藏,关系全国文化,当经呈请指示在案。今事变日急,除随时设法防护外,究应如何办理之,请速定。”后经故宫博物院理事会讨论决定,并报南京国民政府同意,选择院藏文物精品,南迁上海储存。

舆论哗然 反对甚众

  当故宫博物院所藏文物精品将南迁的消息见诸报端后,舆论哗然,赞成者有之,反对者声势更大,双方对故宫文物该不该迁移展开争辩。温和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激进者措辞强硬,甚至恐吓威胁。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

  北平各阶层及普通市民大多数人反对故宫文物南迁,以北平自治区各公所为例,在其致南京国民政府函电中坚持“古物不能移出故宫”,认为这是亡国灭种之举。徐志摩、鲁迅、胡适等名人亦对故宫文物南迁表示反对,主要是借此反对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徐志摩等在给国民政府呈文中请求故宫文物“无论巨细”,“概以不出故宫之门”。鲁迅为反对故宫文物南迁还写了一首讽刺诗:“阔人已乘文化去,此地空余文化城。文化一去不复返,古城千载冷清清。”马彦祥(时任故宫博物院理事会理事兼古物馆副馆长马衡之子)也化名在天津《益世报》上发表了数篇反对故宫文物南迁的文章,他说:“因古物之值钱,结果弄得全国上下,人心惶惶,束手无策,这种现象,想起来实在有点好笑。……要抵抗么?先从具有牺牲古物的决心做起!”胡适对何处是净土感到茫然,认为南京、上海当时并无合适地方存储故宫文物,非到万不得已之时,绝不应轻易迁移,并寄希望于通过国际干预来保障文物安全。国民政府北平市政府迫于民众与媒体的压力,态度暧昧。

  从声势上来看,反对故宫文物南迁的一方占有明显的优势,其理由为:南迁故宫文物会动摇抗战的信心,北平正人心惶惶,运走这么一大批文物无疑是向老百姓宣告,国民政府即将弃北平以至整个华北,对稳定民心、共同御敌不利。人们还担心故宫文物一担离开北平,离开原有的环境,会失去其价值,而且在迁移的过程中容易损坏或被盗。

1933年2月24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为故宫文物迁移事致国民政府函。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除反对故宫文物南迁之外,也有拍卖故宫文物的声音响起!北平政务委员会于1932年8月21日召集专家开会,会议通过关于故宫文物的三项决议,其中第一项竟然是:“各委员签字,呈请中央拍卖故宫古物,购飞机500架。”参会的故宫人员立刻电话告诉易培基,筹商对策。易培基向时在北平的张学良发出电报,请他设法阻劝。10月14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召开,讨论了保护故宫文物的办法。由于许多民间团体、社会舆论都呼吁反对拍卖故宫文物,这场故宫文物拍卖风波也随之销声匿迹。

未雨绸缪 早做迁移

  故宫文物是迁还是留?留下,可稳军心;迁出,易散难聚,但文物绝不能作为战争的赌注。“国家灭亡总有复兴之日;文物被毁永远不可复得”,“只要文物在,中华文化的根就不会断,中华民族的精神就不会亡,中国人就不会做亡国奴”。面对日益复杂的形势,支持故宫文物南迁者认为,日本侵略野心不会终止,如继续南下,平津就可能成为战场,必须未雨绸缪,采取果断措施,把故宫文物运到安全地带。其中,湖南石门人多齐云的言论很有代表性,他在致故宫博物院函电中写道:“夫故宫博物院、古物陈列所,所藏古物,咸为稀世之珍。为本国之文化计,为世界文化计,均宜早为之所,妥为保存……古物得免于难,文化不再遭劫,则中华文化幸甚,世界文化幸甚!”南京《救国日报》发表《为迁移故宫古物告政府》一文,表示支持文物南迁,“故宫古物,若不迁移,设不幸北平被敌人占领,将古物劫夺而去,试问中国将何法以恢复之,行见中国文明结晶,供敌人战利品,可耻孰甚”。

  支持故宫文物南迁的理由为: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就是个惨痛的前车之鉴。文物不能再生,数千年的文化精华不能毁于日寇手中。故宫博物院为华夏文化精华汇聚之所,自应未雨绸缪,早做迁移的计划。因为文物的搬迁事情非小,没有充分的准备,仓促应对,势必措手不及。

排除万难 文物启运

  在故宫文物南迁问题上,故宫博物院大多数同仁认为,为了保护国宝,故宫文物南迁是迫在眉睫的事。但故宫博物院内部对于文物南迁一事,意见并不统一。比如,秘书吴瀛曾一度同院长易培基发生争执,他劝易培基应该观望一下,文物一出故宫神武门,将会面临各种无法预料的问题,随之而来的就是相应的责任,或许让人不堪重负。再者,民众对此闲话众多。这种难预计后果之事最好不为。易培基听后,严厉训斥了吴瀛,他坚定认为故宫文物南迁势在必行。而最激烈的反对者以古物陈列所前所长周肇祥为代表,他发起了“北平民众保护古物协会”,在故宫太和门集会,宣誓“誓与国宝共存亡”,并给支持和参与南迁工作的人员打骚扰电话、寄恐吓信,还鼓动众人将出入故宫的各个大门给堵了起来。后来,他联合工联会,到处集众演讲,散布传单,鼓动群众反对故宫文物南迁,并公开表示会以适当的武力来阻止故宫文物南迁。面对这种情况,易培基不得不致电在南京的故宫博物院秘书长李宗侗,讲述故宫文物南迁所遇到的困难,希望国民政府行政院采取更为强硬的措施,并给行政院院长宋子文密电,“请宋院长严令拿办”。接到密电后,宋子文电告北平市市长周大文,要求全力配合故宫文物南迁事宜,并指示缉拿周肇祥。周大文派法警将周肇祥进行秘密逮捕,直到故宫文物专列平安出京10天后,才将周肇祥释放。

装箱待运的故宫文物

  1933年2月5日晚,故宫博物院第一批文物自太和门搬出,经过午门,直向北平火车西站而去。故宫国宝从此暌别帝王居所,开始艰辛坎坷的旅程。

来源:中国档案报

编辑:陈冰青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