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侨批故事】“沙鱼涌”侨批

2021-03-18 11:27 来源:南方网

侨批记录的故事虽己成为历史,但对于经历过这段历史的客家侨乡来说,却是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爆发,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短短的几个月,先后占领了我国沿海许多重要港口,并对我国海上交通实行全面封锁,企图切断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1939年6月15日,广东汕头沦陷,原由汕头港出入海外的梅州华侨归家无路,南洋各国侨汇路线严重受阻。这段时间的水客、侨批员大部分无法活动,但也不是绝对停止,仍有部分水客、侨批员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从水路秘密运送批信和物品,汇集到当时英殖民地的香港,再用火轮转送到大陆宝安县“沙鱼涌”互换邮局,然后分送到内陆粤东梅州、潮汕等侨乡,兑换国币后解付侨汇,使得梅州地区一些侨眷仍能收到有限的侨汇接济。

“沙鱼涌”是抗战期间进出口邮件的主要通道之一,它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一跃成为国际邮件互换局,在我国邮政历史上享有大名,当时“沙鱼涌”只是一个互换局不对外营业,仅担负进出口的任务。经沙鱼涌的邮件基本整包封发运送,因此仅有少量邮件盖有“广东沙鱼涌”邮戳,又因战时邮件不易保存,故此存世甚少。

目前梅州地区仅发现两件经“沙鱼涌”互换邮局的侨批,由梅州华侨廖衍彬先生从印尼吧城寄带回梅州大埔县,胞兄廖耿彬先生收阅,时间分别为1940年11月和1941年1月。现将两封侨批介绍如下:

其一为印尼吧城寄中国大埔的批信。1940年11月23日从印尼寄出,信封背面盖有两枚圆形邮戳,内容为民国廿九年十二月十四日沙鱼涌和香港外文地名戳,批信正面贴有两枚印尼5CENT、10CI邮票,盖销吧城1940年11月23日邮局日戳,另盖有蓝色三角型番号为6的检查戳(CENSOR、PASSED)(Hong Kong)和圆形(DEV—8)红色印戳,大O红色戳以及大埔县大麻区落地日戳。

1940年11月23日从印尼寄出经沙渔涌的侨批

广东沙渔涌和香港外文地名邮戳

其二为印尼吧城寄中国大埔的批信。1941年1月11日从印尼寄出,信封背面盖有一枚圆形邮戳,英文香港(Hong Kong)、维多利亚(VICTORIA)。批信正面贴有两枚印尼5CENT、10CI邮票,盖销吧城1941年1月11日邮局日戳,盖有黑色圆型番号为27的检查戳(CENSOR、PASSED),此信未盖有广东沙鱼涌地名戳。据查资料,1941年2月4日,日寇占领沙鱼涌,然而此信已从印尼寄出,到日寇侵占沙鱼涌的2月4日已有20多天,而到达香港时已是3月23日。1941年2月7日中华民国交通部邮政总局派驻香港专员慕雷致总局电报:沙鱼涌邮路已告绝。今后寄香港、上海邮件请分别封成总包,轻件(函片)发仰光转,重件(书刷)由广州湾转。所以此件批信未盖沙鱼涌邮戳,是由于在特定的环境中以总包转送。

1941年1月11日从印尼寄出经沙渔涌的侨批

以上两封“沙鱼涌”侨批,它的邮路是从南洋印尼利用不同海空的方式绕道到达香港,经大陆沙鱼涌互换局再转往惠州的淡水、惠阳、河源,经河道沿东江到老隆、兴宁最后到达梅州市大埔县。从沙鱼涌互换局开始,总共走水路四百多里,陆路三百华里。

水客为了侨眷的生存、生活,在峰火连天的战争年代不怕艰苦,不怕牺牲,长途拨涉,无怨无悔,诚心诚意为广大侨眷服务,拯救了在战乱和饥荒中苦苦挣扎的客家侨眷,博得侨眷家属广泛同情和赞誉。

编辑:陈冰青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