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消失了的羊城人力交通工具

2016-12-05 16:02 来源:南方网 华德烈

  1.白天抬轿夜晚打更

  清代以前,羊城内外无路可言,民国初年才有“开辟马路”之举。此前的大小道路叫做街、巷、里、坊,不以路称,大街小巷狭窄弯曲,以麻石条青石板铺路面,凹凸不平,没有什么车辆。即使有,坐在上面也是活受罪。若有急事,最好最快的选择是以轿代步,轿子行走起来灵活方便,是当时最平民化的陆上交通工具。到上世纪30年代,城内道路渐多,人们可以车代轿,但仍有不少人习惯坐轿,轿馆的生意不错。以前的轿子,大都呈方形,同一轿子以红布装饰是给新娘子坐的,若将红色轿衣揭去,套上蓝色轿衣,便成了死人出殡的“主轿”。还有将一张竹椅或藤椅上扎在两根圆竹竿(俗称竹升)上,那是方便病人代步求医的“病人轿”。

  旧时广州的轿子集中在西关,这里马路开辟较迟,街巷狭窄,又因西关富商聚居,讲究排场,遇到潮水泛滥,少奶奶小姐们就坐轿上街。当时西关的多宝、逢源等街多有轿馆。所谓轿馆,其实是一间像“白鸽笼”的小木屋,设在街口,外面有一“某记小轿”的招牌,住在里面的人白天是轿夫,夜晚有的还打更报时,成了更夫,一身两用。别小看更夫,其兼有类似今天保安员的职责。旧时打更是前后两人,前行者手执长矛并掌灯,后者打更,打更的工具北方多是竹梆,广州则是一个小圆鼓、一面小铜锣。这里的更夫还有一句特殊的口号:“提防瓦面,小心蜡烛!”每天由夜晚7点打起,起更时是乱敲鼓,以后每两小时为一段,9点为二更,鼓声两下。11点是三更,凌晨1点是四更、3点为五更,五更打五下,俗称“五更三点皇登殿”便是这个时辰,此时天已渐亮,又是一阵乱鼓声,叫做散更。兼此职的更夫,一夜到天光,饮了早茶略睡一下,中午时分又出动拉车了。

  后来多宝、逢源等都修筑了马路,情形渐变,轿子渐少,坐轿的人多是医生、新妇、病人。广州沦陷期间,经济不景,原来坐轿的人节衣缩食,没有多余钱银坐轿。七年抗战,旧时的轿夫死的死了,不死的也老了,即使有力气,谁还肯干这种没出息的生意呢?到1945年广州光复时,轿馆、轿子几乎绝了迹,唯冼基(今十八甫南)一带仍有一些“病人轿”出没。

  2“短命”的手拉车

  轿子源于中国,手拉车则来自日本,胡适曾经把东西洋的文明,用手拉车和汽车来比喻,说东洋是手拉车,西洋则是后者。广州的手拉车,民国初年便有,修筑马路以后不断增多。市政府出台《招商承办人力手车办法》,时有几家公司经营三轮车行,其中:钢线胶轮(时称实心车)的,有利源公司3000辆、普达公司500辆;泵汽胶轮(时称非实心车)的,有大益公司500辆和荣发公司350辆。1930年,又新增顺利公司500辆,次年有广利公司500辆。1933年海珠桥通车,交通至河南,再增加利昌公司500辆。是年广州全市手拉车数达5600辆。

  手拉车,俗名东洋车,车身通漆黄色,又叫黄包车,广州人则叫它做“车仔”。在香港1861年已经传入,比上海还早十多年。在北京,慈禧、光绪都坐过黄包车。它进入中国除了有赖于城市道路的修筑之外,还有一点少有人提及,那就是符合传统的道德规范。古时候男女授受不亲,手拉车限载一人,故不能男女同坐,正合规矩。一般来说,顾客多有急需,手拉车是独家生意,车夫常坐地起价,每天只跑一两趟就够皮(赚够钱)了。但随着汽车一天天多起来,特别是三轮车的兴起,同一距离同一价钱的话,三轮车速度既快,又可乘坐两至三人,远胜于手拉车。况且手拉车全凭人力,无论车夫们多么有力,只能是弩起筋肉,弯着背脊,流尽血汗,做一辈子牛马。有人说中国最低层的人除了沦为乞丐之外,剩下三条生路:当兵、当土匪和拉手拉车。有细心人算过,手拉车夫的“寿命”很短(平均拉车时间不过五年就干不下去了)。1946年夏天,广州出现了脚踏三轮车,时任市长的欧阳驹主张用它来代替手拉车,说政府计划短期内制造500辆,由现时的手车夫驾驶。谁知此议一出,遭到不少手拉车夫的反对,他们情愿继续干下去,跑到市政府请愿,说三轮车“有伤风化”;又在市府门前将三轮车捣毁,当时有几个“国大代表”呼吁为手拉车夫的生活出路着想,将取缔手拉车的事情押后。政府也同意将禁令缓期,但在社会一片“维持人道以三轮车代替手拉车”呼声下,手拉车最后也逃脱不了被淘汰的命运。

  3时髦的三轮车

  脚踏三轮车,抗日战争期间流行于上海。因为运输困难,汽油稀缺,一般的公共汽车及私人汽车无法行驶,上海有人将以前送货的三轮车加以改良,美观舒适,用以载客。一经上路,大受欢迎。初时问世的三轮车有前座车与后座车之分,前座车有单座和双座两种,形状如一大簸箕,离地甚低,好像图画中孔明乘坐的车子,故又叫“孔明车”。后座车即后来普遍使用的那种,初时也有单、双座之分。1947年初,广州市政府为以“脚踏”代替“手拉”,先后订出《广州市政府提倡民营三轮脚踏车奖励办法》、《废止人力手车暂行办法》和《改善奖励三轮车办法》等,鼓励手拉车公司及市民改装三轮车上路行驶,并优惠免税一年。初时只有少数人自行试制三轮车,装配一辆需要80万元,其后因有利可图,三轮车渐多起来,经营三轮车业务的小公司纷纷成立,车夫只须交纳60万元的按金或黄金3两,另寻店保,费10万元的“茶钱”,始可租一车,日租约1万2千元(包维修),自负维修者每天1万元。1947年,一个三轮车夫每日收入佳者10万8万,少亦有3万至4万,与省级公务员差不多。于是“骆驼祥子”及其他苦力纷纷转行踩三轮车,一些清苦的公务人员也羡慕不已,公务人员夜间兼职车夫的事情时有发生,公务员通常与人合租一车,白天朋友上路,晚上自己拉客,每晚跑四五趟,一个月下来的收入竟然比自己的固定薪水还多。

  商人从不轻易放过机会,他们以300万元装置一辆三轮车,谁愿意租用,每天租金2万多元。不到两月时间,广州的三轮车从300辆增至3000多辆。鉴于当时的公共汽车设施简陋,且事故频出,人们觉得三轮车既安全又舒适,乘坐的人一天天多起来,每次花费一万几千的并不算多。夜幕降临,长堤、第十甫一带的三轮车接水如龙,成了接驳荔枝湾游客的最佳工具。多宝路、沙基成了游(三轮)车河的好去处,三轮车成了一种新娱乐,踩三轮车的不再是蓬头垢面,而是头戴巴拿马草帽、身穿雪白的夏威夷恤衫的大学生或公务员。三轮车载着一对青年男女,“车是三轮人两个”,慢慢领略街边风光,比坐房车、吉普车更具韵味。一天一个30岁左右穿着黑衫的烫发女子骑着三轮车,搭载两个男人途经惠福路,引来行人围观,难怪有人说三轮车是“时代的宠儿”。

  三轮车面世,本值公共汽车盛行,但公共汽车不仅对三轮车丝毫没影响,后者甚至抢走了公共汽车的生意,过去一个号称具有专门技能的汽车司机的收入只有三轮车夫的一半。早期广州的马路的宽度一般6米左右,最多也不过12米,既无快慢车道之分,挨近人行道的路面破烂不堪,故车夫多在路中间骑行,不时会与汽车司机争执摩擦。

  4最终斗不过“三脚鸡”

  新中国成立,广州城区公共汽车仍然很少,客运业务依赖人力三轮客车,当时有三轮车6782辆。除载客之外,许多机关、工厂都用三轮车运货。1956年,广州成立三轮车合作社,既运人又载货,该社将370辆脚踏三轮车改装成货车,成为首批投入营运的人力三轮货车。1966年,大板车禁止入城,人力三轮货车也多了起来,约有1676辆。同时人力三轮客车减为2451辆,比1949年减少近64%。1967年以后,购进46辆机动三轮客车(广州人俗称“三脚鸡”),广州人以这种一上车就跳个不停的小型出租车代步。1975年,全市有机动三轮车223辆,人力三轮客车只剩624辆。1976年撤销了广州市三轮车管理总站,成立广州市小客车公司(市出租汽车公司前身),这段期间,广州的出租车行业以“三脚鸡”为主,人力三轮客车渐渐消失,1978年,全市有机动三轮客车325辆,年载客量277.46万人次。1979年至1981年,广州先后成立白云、穗兴、五羊三家小汽车出租公司,上千辆的士投入服务,此时的机动三轮客车有424辆,人力三轮车仅保留160辆。不久,随着人力三轮货车禁止在市区行驶,广州市的人力交通工具终被淘汰。

  (省档案馆编研部 摘编)
  


点击查看原始图片

古人画中的轿子

点击查看原始图片

民国时期的广州中华路四牌楼街(今解放路),手拉车一辆接一辆

点击查看原始图片

清代外销画里的更夫

点击查看原始图片

人力三轮与公共汽车并行的时代

点击查看原始图片

人力手拉车

点击查看原始图片

三轮汽车成为广州市的主要交通工具

点击查看原始图片

上世纪50年代沿江路人力三轮车

编辑:陈冰青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