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尔冬强:从“视觉文献”到“口述历史”的践行者

2016-11-15 10:19 来源:南方网 屈建军 汪志星

尔冬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汪志星 摄

  日前,记者在上海徐汇区政府汇展厅“一个人的丝路——尔冬强海上丝绸之路视觉文献展预展”现场采访了尔冬强。他向记者坦言:“我只对即将消失的东西、每天发生的新事物感兴趣。”

用相机留存城市记忆

  追寻百年前先行者的足迹,重走丝绸之路,以“视觉文献”的方式,来记录历史文化遗存,在尔冬强看来,这一次次孤独的旅程,是地理与历史的双重“穿越”,而他穿越的动力,却是源于他自小生长的城市——上海。

20世纪80年代,遥看上海浦东陆家嘴。

1992年,遥看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

1994年,鸟瞰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

  尔冬强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在上海西区建国路一带,那里是旧上海的法租界。“我比较幸运,出生在上海这样一个城市,它的特殊性、多重性,铸就了这个城市的人,上海人可能比其他城市的人多了一种对世界的观望、对历史的关怀。”尔冬强的摄影生涯,始于他父亲赠予的礼物——一台柯达照相机,没想到由此改变了他的一生。“一台照相机,就多了一只眼睛去看世界。我父亲常鼓励我去旅行。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独自旅行,旅行让我看到了城市以外的风景,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0世纪80年代初期,尔冬强在上海画报社当摄影记者。当时,他敏锐地意识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文革’结束,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整个世界不了解中国社会发展状况。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以后,一批早年离开中国的外国侨民,他们无限思念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更渴望了解中国的情况和上海的变迁……”为此,尔冬强毅然辞去了收入稳定又颇为体面的记者工作,成为专向境外媒体供稿的自由职业摄影师和撰稿人,以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

  那时的尔冬强,热衷于去农村拍摄中国传统文化遗存和民间艺术,足迹踏遍了中国所有省份。“面对淳朴的民风、古朴的建筑,我激动的情绪无法抑制,时而心跳加速,时而泪流满面。在我陶醉于乡土文化的日子里,大规模的城市改造悄悄地来临了。中国经济开始复苏,城市破墙开店在蔓延,这一切逼迫我必须重新回到上海,因为它是我所熟悉的城市,如果再不去用相机留存这座城市记忆的话,它可能很快就会变成一个让我感到陌生的城市!”

2012年,鸟瞰上海浦东新区黄浦江畔的陆家嘴。 尔冬强 摄

  面对即将来临的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尔冬强重返上海,开始一场与时间的竞赛。他携带着一张上海中心城区1∶500的地图,一条马路、一条弄堂地进行梳篦式的拍摄,甚至推门而入建筑物的内部。

  尔冬强动情地对记者说:“上海人提前眺望到了西方文明,西方社会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到每个市民的骨子里。这座城市又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会’,密密匝匝的老洋房、石库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但它不属于某一个人、某一个家族,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们都是一个过客,甚至是短暂的过客。推开上海的每一栋房子的每一扇门,里面都会有一个悲欢离合的故事等待我去挖掘、寻根。”

  正是在这种理念的驱使下,尔冬强举起照相机将镜头对准了历史风貌的街景和建筑。他很早就开始关注徐汇区、卢湾区一带的老洋房,在为这些旧建筑留影的同时,还发掘了许多珍贵资料,比如建筑施工图和房型图,还有地契、租房合同、房东名录等,为研究上海近现代史收集了极有价值的文献资料。

  面对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一个摄影家力所能及的只有记录,以挽留擦肩而过的历史遗存。每当穿过马路、弄堂、老房子时,尔冬强都觉得是在给自己的家园留存记忆,而这些定格在反转片上的图像,不久便成了绝版,“一经拆除甚至连住在附近的人都会忘掉它们的模样”。

  “当我按下快门的一刹那,也许就是一个没有办法复制的瞬间。20世纪70年代末,我拍摄浦东陆家嘴时,眼前没有一栋高楼,最高的房子也不过四五层楼,其他的都是平房,这个景象和100多年前的上海没有多大的区别;到90年代初期,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现在是上海的标志性文化景观之一,位于浦东新区陆家嘴,塔高468米。该建筑于1991年7月兴建,1995年5月投入使用,承担上海6套无线电视发射业务,地区覆盖半径达80公里。它还是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在这里拔地而起。其间,从它开始打桩的那天起,我就从各个角度,一直追踪拍摄,记录下它建造的全过程。后来,我没有想到随着时间的推移,陆家嘴会把房子都建满了。近几年,我在直升机上鸟瞰陆家嘴,这里的摩天大楼呈爆炸状映入眼帘,如果不是亲眼看到它的变迁,真不敢想象上海这座城市在前后不到30年的时间里,从一片片平房变成满目的高楼,这样的例子在世界各地的城市建设中都是绝无仅有的。作为一个摄影师,我是幸运的,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通过自己的镜头,记录了这个城市的变迁;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我又觉得自己是一个不幸的摄影师,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目睹了太多老房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一同被湮灭的还有老上海人的传统生活习惯。我用相机记录旧建筑影像的速度,根本赶不上它们被破坏、毁灭的速度,这个是让我很伤感的一件事情。”尔冬强眼里闪烁着泪花说。

  “在过去30年里,我把自己大部分的时光用在了对上海历史遗留的老房子的系统梳理和视觉文献式的拍摄工作中,我沉迷于这座城市流逝的风情片段和纷繁如烟的往事里……”

  不仅仅是在上海,旧城改造之风迅速席卷全国。由此,尔冬强开始奔波于沿海通商口岸城市,拍摄老房子、老教堂和教会学校等。在他出版的《中国教堂建筑》《中国避暑胜地的西洋建筑》《中国教会学校》《中国通商口岸的西洋建筑(上、下卷)》《上海法租界》《上海装饰艺术派》等画册中系统地完成了中国海关史、中国邮政史、中国银行史的影像记录,而就在为这些即将消失的城市做全景记录时,尔冬强开始有意识地将自己的所有努力界定为“视觉文献”这个概念。他强调摄影的纪实功能,并希望自己的摄影作品能够带着关于历史和社会的思考,来完成对时代变迁的记录。在他将镜头对准一些物象的时候,不仅仅是摄取美的画面,更重要的是复原历史的面貌。“照片除了拍得好看之外,它还有一定的文献价值。很多摄影师认为,拍摄一张风景照片,只有一个最佳的角度,或者绝佳的时刻,才能拍下一幅佳作。我认为在远近高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野里,都有它独特的魅力,把每一个角度看到的景物,都记录下来,再放到一起,才能对一个事物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呈现。”

108位茶客的口述

上海朱家角茶馆里的茶客 尔冬强 摄

  尽管有着多角度的全景式拍摄视角,作为完整的“文献记录”,尔冬强觉得依然不够,于是他又提出以口述历史的方式记录人们内心独有的、鲜活的精神世界。“这座城市还有大量的精神财富亟须保留下来,有些东西虽然已经失去了,却仍然留存在人们的记忆深处。”基于这样的理念,从《口述历史:尔冬强和108位茶客》这本书开始,他着手进行口述历史的记录,将那些镜头里看不见的人的精神世界,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

  为了完成这本书的采访任务,尔冬强在上海朱家角北大街开了一家茶馆,在氤氲着沧桑历史的老屋里,与茶客品茗长谈,其中有米店老板、油漆匠、茶楼老板、煤球行老板、饭店学徒、浴室擦背工,等等,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关于朱家角有一肚子掌故要说,几乎“一篇访谈就是一部个人成长史,甚至是一部家族变迁史”。

上海朱家角茶馆里的茶客 尔冬强 摄

  当记者问,为什么选择朱家角的茶客作为采访对象时,尔冬强讲了他儿时的一段经历:“1965年秋天,我6岁时,第一次随父亲到朱家角郊游。父亲说,‘你马上要读书了,应该让你多看一些东西’。”对于一个在城市出生、长大的孩子来说,朱家角的一切都是新奇、好玩的:宽阔的漕港河,往来如梭的船舶,好像有着运不完的货物;高耸的放生桥,赶集的乡脚,行色匆匆,脸上带着知足和安详。悠长的北大街,店铺一间挨着一间,林林总总的货物引人驻足,诱人的糕饼又让孩子们垂涎欲滴,一路逛去似乎永远也走不到尽头;临水的河滩边,有张网捕鱼的渔夫,有淘米、洗衣裳的阿婆;喧闹的茶馆里,坐着“茄山河”(聊天)的茶客;还有那城隍庙里随风飘荡的香火、娘娘庙里声音悠远的晚钟……

  “那一次的朱家角之行,是父亲为我上的一堂生动的中国传统文化课。此后每逢暑假、寒假,我与几个亲密的同学喜欢去郊游的地方就是朱家角。整个‘文革’期间,相比城市单调乏味的生活,朱家角的生活是鲜活、多彩的,每次我们到朱家角游玩都是尽兴而归。”

  “回忆朱家角的前尘往事就如看一段梦幻般的电影慢镜头,有着一种不可思议的美丽、伤感和惆怅,而这种情绪最终会把我拽入无边的乡愁里……”正是源于对朱家角的这段割舍不下的乡愁,尔冬强带领着自己的工作团队在8个月的时间里采访了150位朱家角民众,涉及三百六十行的方方面面。尔冬强在出版这本书时,精选了120个人的口述故事,并为这百余位被访者拍摄了人物肖像。

  自2010年,尔冬强完成了其转向做口述历史后的第一部著作《口述历史:尔冬强和108位茶客》后,紧接着又出版了《尔冬强和86位上海美国学校的师生》。在这期间,他曾两度赴台湾,采访了108位老兵。尔冬强深情地对记者说:“那些老人的记忆深处,有很多故事可以挖掘,等他们去世之后,想挖也来不及了!”

  迄今为止,尔冬强出版的“视觉文献”类书籍已达到50余本,他的计划是要出100本书,“出版100本书并不难,其实很多书我都编好了,只不过这个电子书时代到来之后,原来的出版计划被打乱了。原来的读者随着时间推移,他们也慢慢地老了。我经常接到读者来信,或者寄给我的书。有读者说,‘尔冬强,我已经老到捧不住一本书了,我知道你的书都是很精美的书,而且可以打动人,但是我的手的已经没有力气捧起一本这么厚重的书了……我想把自己珍藏的两本书寄给你,你会用得上的’。在我的生活里,常常会有这种意外的惊喜,收到这些礼物,也是读者对我的一种鼓舞和鞭策吧!”

一个人的“丝绸之路”

  穿越沙漠和戈壁,草原和冰山,流淌着驼铃声声的“丝绸之路”,汉代的张骞和班超曾走过这条路,东晋高僧鸠摩罗什和唐代高僧玄奘曾走过这条路,元朝时威尼斯旅行家马可·波罗也曾走过这条路……而这也是尔冬强15年来一遍遍重复走过的路。

尔冬强驾驶无动力帆船在海上航行

  从世纪之交起始,尔冬强的每一次出发,如春蚕吐丝,编织着一个茧。2014年盛夏,丝绸之路视觉文献计划,终于转化成了一场名为《一个人的丝路:尔冬强视觉文献展》,呈现在观众面前。在上海中华艺术宫,6000多平方米的宽阔展厅里,近万件摄影作品、文献、器物,无一不是摄影家尔冬强15年独行丝绸之路的个人收藏。“我手上的东西,还可做10个这样规模的展览。回想起来确实很疯狂,突然发现在我生命里,就好像没有什么是可以丢掉的东西,每一件东西,都有它保留的价值。15年来,独行在‘丝路’上,我深深地感悟到,古往今来每一个人的‘丝路’,都像丝一样柔软,也像丝一样坚韧,而这些人、这些丝聚焦在一起,最终却能编织出‘欧亚文明的一片锦绣’!”

  重走丝绸之路,尔冬强绕不开100多年前的一个人,他叫斯坦因,以一个地理学家的身份为开端,进而成为一名世人瞩目的探险家和考古学家。在古代丝绸之路沿线,斯坦因发现了和田古迹、尼雅遗址和古楼兰遗址。2008年,尔冬强3次造访匈牙利科学图书馆,几乎是一帧一帧地用镜头重现着斯坦因的生命历程。“我在匈牙利科学图书馆查阅文献工作结束后,匈牙利科学院院长还专门接见了我。她说,有中国人来这里参观过,但是能坐下来认认真真地查阅文献的,我是第一个人。”在斯坦因留下足迹之处,尔冬强以斯坦因拍摄的同样角度,记录下同一地点的画面,两张照片对照展出,流逝的时光仿佛触手可及。

  尔冬强重走丝绸之路,既是与千年遗址的对话,也是跨越时空与先行者的对话。在这次展览中,他以影像剧场的形式,与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英国考古学家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3位先行者之间进行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4块屏幕上,古今中外4位丝绸之路的追寻者,虚拟地讨论着关于丝绸之路的今昔,给观众一种奇妙的文化体验。

  2015年,尔冬强又驾驶无动力帆船从上海出发,总航程11549海里,海上航行109天,岸上采访96天,最终在欧洲完成他绕地球半程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视觉文献计划。

  尔冬强说,沿着中国人通过海上与世界交往的航线进行考察、采访、拍摄,他拍摄了大量的照片,还搜集了一批历史文献资料、珍贵文物等,如今呈现在重新修缮的徐家汇大修道院里;就在这里还曾经有过明代著名科学家、政治家徐光启(一位沟通中西方文化的先行者,为17世纪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及“中国西洋画的摇篮”——土山湾,在这个中西方文化交汇的起点上,“我的考察收获恰好与他们穿越时空来握手”。

  在展厅的橱窗里,记者看到一本本沉甸甸的“视觉文献”,这些画册都是尔冬强一次次地行走在路上的硕果,对他来说生活和工作一直都在路上。过去,尔冬强拍摄的焦点是中国人在远眺西方文明过程中的城市遗存,但当他沿着丝绸之路走到中亚再从中亚来到印度,最终又回到上海之后,尔冬强才突然发现,原来他始终围绕着同一个主题——“中外关系史”,只不过前20年关注的是近现代中外关系史。在这条一个人的“丝路”上,尔冬强努力拯救着人类的记忆——上海、中国乃至世界的记忆!

  正如“光荣与力量——2016感动上海年度人物”十佳之一——“丝路访者”尔冬强的颁奖词所说:“以探险的勇气,走遍‘一带一路’,追寻岁月留痕;以爱国的热情,收集文明遗存,探寻丝路精神。”

“一个人的丝路——尔冬强海上丝绸之路视觉文献展预展”现场 汪志星摄

来源:中国档案报

编辑:陈冰青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