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广州最早的自来水工程

2016-09-06 15:53 来源:南方网 郑洪

    广州城有记载的最早“自来水”工程源自于北宋,与大名鼎鼎的苏轼密切相关。

  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苏轼被贬英州(今广东英德),途中又接到通知降官一级,再过两天又被通知改贬惠州,十天三贬。这一年,他来到惠州。很快,达观的苏轼便与当地人打成一片。他看到惠州西枝江阻隔两岸,百姓往来不便,于是捐出犀带,带头募捐修桥,建起了东新、西新二桥,为百姓称颂。

  名闻天下的苏轼来到岭南,颇得粤地的官员尊重。大约在绍圣三年(1096年),苏轼接到广州太守王敏仲的来信,告知广州正流行瘟疫,百姓死亡人数众多,特地想讨教有何良策。王敏仲这下确实问对了人,此前苏轼任杭州知州时,就曾处理过瘟疫流行的情况。当时苏轼为救济病人,发动官员捐款,不足处又带头捐献私帑五十两,于城中置病坊一所,名“安乐”,招募僧人主管,收容病人治疗。

  这个安乐坊在疫情过后仍得以延续,三年间医愈千人,此事曾被朝廷嘉许,让各地仿效推广。苏轼于是回信向王敏仲详细介绍自己的经验说:“广州商旅所聚,疾疫之作……莫可擘划一病院,乃长久之计……”

  除了建议设立病坊,苏轼还特地介绍了罗浮道士邓守安关于改善饮水的建议。邓守安是苏轼在惠州结识的朋友,既是指导苏轼养生的老师,也是惠州建桥时出力最多的合作者。邓守安对广州的情况最为了解,得知广州疫情后,他当即指出:“广州一城人,好饮咸苦水,春夏疾疫时,所损多矣!”

  广州水质向来不好,一直导致瘟疫多发。有钱人可以买刘王山井水饮用,但贫苦百姓就没有办法了。他建议从白云山蒲涧引水入广州,具体做法是:在蒲涧的山岩下置一大石槽储水,用五管大竹驳接相连,随地高下,直入城中。竹子之间以麻缠之,漆涂之。在广州城中,则设一接水大石槽,将水储蓄起来。然后,用五管竹将水分散引入城中各个方位,并设小石槽盛之,以便百姓汲取。

  邓守安还估算了一下这套供水系统的用材和费用,“不过用大竹万余竿,及二十里间,用葵茅苫盖,大约不过费数佰千可成”。如果能够实现,那么长期以来困扰广州的饮水卫生问题就可以解决。苏轼听后十分高兴,在信中向王敏仲详细转述,还推荐让邓守安去操办此事。

  王敏仲十分重视苏轼的意见,将此建议付诸实施。苏轼虽不能擅离贬地前往广州,但很关心工程进展,不久他又去信,谈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他建议,引水的竹竿“每竿上,须钻一小眼,如绿豆大,以小竹针窒之,以验通塞”。因为引水途远,日久肯定会出现堵塞的情况,有了这些小孔,就可以查知堵塞位置,而不致于盲目地拆除竹竿来检查。

  另外,苏轼还提醒每年应有一定的经费用于更换堵塞或损坏的竹竿,按他估计每年大概更换50多根就可以了,希望王敏仲能做好维护规划,使这项工程“永不废”。从信中不难看出,苏轼对广州的引水工程是多么的关注,而且,他还是一个出色的并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呢!

  广州的这套引水系统,是广州城有记载的最早的“自来水”工程。民国初年,广州拆城墙时曾发现一个南宋的石水笕,长43厘米、宽19厘米、高21厘米,石面刻“城南厢信女傅氏二娘,舍钱造石水笕,祈保平安者。绍定三年七月中元题”。石水笕就是苏轼信中所说的用来连接竹竿的石制管道,Y由此证明了到南宋时广州仍在应用这套“自来水”设施。而且从石刻文字我们得知,工程建造和维护的经费有相当一部分是向民间募捐得来。捐建者可以留名石上,那位傅二娘就是其中之一,现在这块石水笕还保留在广州博物馆供人参观。

  苏轼虽然为广州建设“自来水”花费了不少心血,但他身为贬官,不敢张扬此事。他在给王敏仲的信中特别叮嘱 “慎勿令人知出于不肖(指苏轼自己)也”。幸好这些信件内容都完好地保留下来了,使这一段掌故不致湮没。

  (省档案馆编研部 摘编)
  

点击查看原始图片

苏轼像

点击查看原始图片

现保存在广州博物馆的南宋“石山笕”

编辑:陈冰青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