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岭南文化是冼星海的文化底色

2016-09-02 10:54 来源:南方网

  星海投身抗日受三重感召

  广州大学教授曾大兴分析,受岭南文化影响星海作品多以雄直为主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是番禺人,过去人们谈论冼星海的时候,很少讲到他受岭南文化的影响,总说他受革命文化的影响,尤其受延安革命文化的影响。广州大学文学地理学研究中心教授曾大兴认为,岭南文化是冼星海的文化底色,是他的文化基因,而《黄河大合唱》是多种文化交融的结果。如果冼星海的文化底色中没有岭南文化的雄直,即使到了延安,他也不可能写出这样的作品。

  而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主席刘长安则表示,星海精神已经跨越了时代。如今,在冼星海的故乡番禺,“星海”被培育成文化品牌,星海精神被传承和发扬,成为番禺区委、区政府建设岭南文化名区的重要资源。

  1935年,在巴黎学艺的冼星海毅然决定踏上归国之路,随后义无反顾地投身抗日救国事业。广州大学文学地理学研究中心教授、广府文化研究中心负责人曾大兴认为,冼星海以一名音乐家、一名书生的身份积极投身抗日,原因是时代的感召。

  投身革命受岭南文化影响

  南方日报:冼星海义无反顾地投身抗日救国的这种精神,是否可以视作广东精神乃至岭南精神的体现?

  曾大兴:冼星海以一名音乐家、一名书生的身份积极投身抗日,我想原因首先是时代的感召。

  冼星海的作为和成就到底与岭南文化有没有关系呢?我认为是有关系的,而且有重要关系。这里就涉及我们对岭南文化的认识问题。岭南地区属于中国的最南端,从文化上来看,岭南文化也是中国文化的最后一道防线。

  举个例子,元朝占领临安之后,南宋士大夫陆秀夫不愿做元军俘虏,含泪背着年仅9岁的赵昺跳海而死。在他跳海殉国的当天,南宋十万军民同一天跳海,那应该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悲壮的一页。这十万军民当中,你可以推想有多少是岭南人。历朝历代都有这样的例子,尤其当中华民族遇到危难之时,岭南文化就发挥作用了。

  岭南文化体现了一种强烈的爱国精神。明朝抗倭、清朝抗英、近代抗日都是这样。我们要了解岭南文化以下两个特点:一方面,在升平的日子里,岭南文化显得很和谐,人们安居乐业,这从文学艺术上看,就是一种清新淡雅的风格,像粤菜、广东音乐、岭南绘画那样。另一方面,一旦到了国家和民族兴败存亡的关键时刻,比如刚才讲到的抗元、抗清、抗倭、抗英、抗日,岭南文化就体现出了雄志。多少仁人志士以保卫国家、保卫中华文化为己任,谱写出一段段英勇悲壮的故事。

  现在我们再回头说,冼星海赴延安投身革命事业,应该是三个方面的因素影响他,一是时代的感召,二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在感召着他,三是岭南文化的感召。

  为什么岭南文化会影响冼星海呢?冼星海是番禺人,出生在澳门,后又在岭南大学附中读书,这一段时间是他的青少年时期,我们知道一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就是在青少年时期。所以我们说冼星海一个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就是岭南文化。

  通过音乐作品参与抗日

  南方日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对于偌大的中国而言,岭南人偏居一隅,但在那一个特殊的时期,却屡屡有救国救亡的仁人志士出现,如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岭南为什么可以成为孵育仁人志士的沃土?这与岭南本身的文化特征有何联系?

  曾大兴:岭南文化有三大源头。第一个是岭南本土文化。第二个是中原传统文化。第三个是海外文化。岭南临海,尤其是冼星海生活的这一带地区。岭南文化可以说是中国各地的地域文化当中,受海外影响最多的。

  这样就能理解,为什么每当国家和民族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岭南地区有那么多仁人志士。这与岭南文化三大源头之一的中原文化有关。因为中原文化的表现是平时安居乐业,到了特殊时刻,任何一个人都有保卫国家的责任。你看三元里抗英的时候,就是三元里村里的老百姓自发行动抵抗外族入侵。

  南方日报:在中国近代史上,岭南地区人民有多次抗击外来侵略者的举动,如三元里抗英。而冼星海的抗击方式与岭南人民的抗击行为之间存在哪些异同点?冼星海和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岭南先贤相比,又有什么异同之处?

  曾大兴:每个人都利用自己的长处去报国,文人靠自己手上的笔,冼星海是一名音乐家,当然要以自己的音乐作品来参与抗日。冼星海回国之后参加了抗日救亡小组,当时的抗日救亡在上海一带,后来延安邀请冼星海前往。延安有一所鲁迅艺术学院,学院邀请他去,他去的第二年就做了学院音乐系主任。冼星海赴延安,一方面延安是当时许多年轻人向往的地方,另一方面,延安是张开怀抱欢迎他去的。

  他到了延安之后,受到抗日精神的感召,写出了《黄河大合唱》。他如果不到延安去,就不可能认识《黄河大合唱》的作词者、诗人光未然,又怎么为《黄河大合唱》谱曲?作为音乐家,他以自己的方式抗战,这很正常,实际上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其中。

  岭南文化注入创作基因

  南方日报:在音乐创作上,冼星海将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同西洋音乐结合,创作了很多优秀作品。这与冼星海的经历分不开:幼年时,纤细委婉的船娘曲、粗犷低沉的民谣、亲切优美的渔歌,令冼星海异常着迷。成年后,奔赴法国,师从大家,接受高等西洋乐的熏陶。冼星海的创作有一种大气的“国际范”却又不失“民族风”,这一种混搭的风格,同岭南文化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内在关系?

  曾大兴:我此前说的岭南文化有三个源头、两种风格,一种是清淡,一种是雄直。冼星海生活在那样一个风雨激荡、抗日图存的年代,他的作品多以雄直为主。《黄河大合唱》用岭南的语言来解释,就是雄放、慷慨、激昂,而非委婉多情。

  但是,冼星海一生一共谱写了500多部作品,其中不乏清新淡雅、抒情味浓的,那就是岭南风格的另一面。当然,他的作品不纯粹是岭南风格。其文化底色是岭南文化,但也受了北方文化的影响。他一辈子去了那么多地方,如北方、西北地区的辽阔天地,他当然也受了那种地理景观的影响。一个文学艺术家,他的作品风格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过去人们谈论冼星海的时候,很少讲到他受岭南文化的影响,总说他受革命文化的影响,尤其受延安革命文化的影响。如果冼星海的文化底色中没有岭南文化的雄直,即使到了延安,他也不可能写出这样的作品。

  一位艺术家最初受到什么风格的影响,这种影响一般是如影随形的。比如你是广州人,今后无论你到了哪里,广州文化都在影响着你,底子就在那儿。在你的价值观形成的年代,如果你生活在广州,那么你就会用广州文化的标准作为参照系,来评价你之后生活的地方。

  冼星海也是如此。岭南文化是他的文化底色,是他的文化基因,而《黄河大合唱》是多种文化交融的结果。

  冼星海绝对是一代音乐大家。虽然他是番禺人,受到番禺文化的影响,但他毕竟是中华民族第一流的音乐家,他的视野绝对不是番禺能限制得了的。冼星海一辈子写了500多部作品,还写了40万字左右的论文,有明确的音乐理念和追求。他从番禺走出去,受这里的文化影响,但他是具有国际视野的音乐家。

  (省档案馆编研部 摘编)
  

点击查看原始图片

冼星海创作时的情景

点击查看原始图片

1937年8月,上海戏剧界组织救亡演剧队,分赴各地宣传抗战演出。冼星海(左三)参加了洪深(后排左三)领导的救亡演剧队第二队。

编辑:陈冰青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