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大柴湖:“中国移民第一大镇”的由来

2016-02-16 14:27 来源:南方网 陈天雄 周明章 全淅林

 
1958年,火热的丹江口水库施工现场。

周总理命名大柴湖区 拨专款支持库区建设

  汉江曾是一条洪水灾害特别严重的河流。在新中国成立前的百年历史中,汉江干堤和主要支堤溃口73次。1958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成都扩大会议决定兴建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5月,周恩来要求时任中共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代表中央主持丹江口工程,由时任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主任林一山负责工程设计。9月1日,丹江口大坝开工建设。

  1967年3月27日,周恩来签发文件,要求武汉军区解决好库区移民问题。钟祥县于1967年3月在大柴湖设立了新建区。新建区共安置丹江口水库库区移民4.9万人。

  1968年深秋的一天,日理万机的周恩来在中南海听取了长江水利委员会同志汇报的丹江口水库移民工作情况。当他得知库区移民顾全大局、舍弃家园迁出库区后,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嘱咐汇报的同志回去后,要同地方政府一道多想办法,为移民重建家园创造良好条件,使群众早日恢复生产,安居乐业。当他听说集中安置移民的大柴湖区更名为新建区时,眉头微微皱了一下,用温和的语气对汇报的同志说:“新建新建,几十年后难道还叫新建?还是叫大柴湖好嘛!”就这样,“大柴湖”的名字从此被确定下来。

  1968年10月31日,荆州专署专门行文,正式将“新建区”恢复为“大柴湖区”。此后,周恩来还多次向有关方面了解大柴湖的情况,并从国库中拨出专款支持大柴湖的建设。

鄂豫协力安置移民 万民参建围垦工程

  大柴湖平均海拔高度在40米左右,围垦之前为汉江的自然蓄洪区。在1954年、1958年、1960年、1964年等年份,大柴湖行洪水位高达46米以上,根本无法住人。即使洪水退去后,有人到湖区居住,也只是搭个临时的草棚栖身,正所谓“茅草庵,树杈顶,大水来了把船撑”。

  1964年,国务院要求湖北、河南两省“妥善安排”移民。为了安置移民,鄂豫两省领导和相关部门开了不少会议。1964年4月和9月,两省于武昌、荆州两度召开联席会议,根据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规划的《钟祥县遥堤外滩蓄洪围垦安置移民的报告》,计划修建大柴湖防洪堤和排水系统,安置移民。1966年8月,水利电力部批复同意兴建大柴湖移民蓄洪围垦工程,围垦工程由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设计,所需费用纳入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项目。

  1967年3月,国务院在一份文件中指出:“大柴湖原为汉江洪水的淹没区,在丹江口水库发挥拦洪作用,大柴湖兴建水利后,可围田15万亩,约可安置移民6万人。”同年成立的由武汉军区直接领导的“丹江口工程大柴湖围垦工程指挥部”,调集天门、潜江、荆门、京山、钟祥数万民工参加大柴湖围垦工程建设。1967年12月至1969年12月,围垦工程修建了45.4公里的防洪堤(柴湖围堤)、67个渡汛安全台及倒口、金刚口两座电排站,围垦总面积210平方公里,其中76平方公里用于移民安置。

4.9万移民迁入柴湖 斩除芦苇安建新家

  1964年,针对库区的移民问题,鄂豫两省主要领导在武昌开会,共同签订“河南包迁,湖北包安”的协议,后经中央同意,库区7万移民计划从1966年起3年间,分3批分别迁入荆门和钟祥两县。

  在1966年至1968年期间,有4.9万淅川移民迁入大柴湖。当时人、物分别运送,水路、陆路并用。桌椅、箱柜、石磨等笨重物资和生产用的耕牛是通过水路运输,走丹江入汉江,运送至大柴湖;移民则是由汽车送抵襄樊中转,换乘轮船到钟祥县皇庄码头上岸,再转乘汽车至大柴湖。

  大柴湖当时专门设立了移民接待站,由解放军战士协助服务。移民接待站为每家发放150块打灶砖和30斤柴草,并配发一个用小墨水瓶做的煤油灯,3天内移民免费用餐。

  “大柴湖,苇子窝,三天不割一尺多”是当时人人皆知的一个顺口溜。1966年,首批4000余名移民迁入大柴湖时此处尚未围垦,移民住房十分简陋。当年8月11日,一场大风刮倒房舍102间,砸死2人,37人受伤。这年冬天,钟祥县人民委员会组织检查组,对首批移民的住房进行检查,共检查2387间,其中倒塌102间,严重危房867间,1418间急需维修,用移民的话说就是:“刮风下雨往外跑,冷得慌;坐在屋里,吓得慌。”后来,4万余名移民迁入大柴湖,人均建房8平方米,10间一排,低矮潮湿,“芦苇墙,泥巴搪,四根砖柱一间房”是当时的真实写照。特别是雨后,室内室外到处是污水,鞋子、盆子漂在水上,鸡鸭飞到桌子上,蛇虫爬到床上,蚊蝇满天飞……面对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移民们一刀一刀斩除芦苇,一锨一锨排走污水,在沼泽地上开垦出了良田,在芦苇荡里建起了新家。

  4.9万移民举家搬迁,整体安置,使大柴湖成为全国最大的移民集中安置区。大柴湖被水利专家称为“中国移民第一大镇”。

移民文化独具特色 柴湖精神光耀荆楚

  大柴湖的移民安置模式非常独特:原有的公社、大队、小队编制不变,不打乱,不分散,实行集中迁移,集中安置,就连村庄地名都是从老家一起“迁来”,如李官桥、渔池、罗城村等,这样的安置模式,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有的社会关系和管理体制,与当地文化的交融比较缓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移民文化。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这里的人们乡音未改,风俗依旧,说的是河南话,唱的是河南戏,吃的是捞面条,喝的是胡辣汤或苞谷糁,婚丧嫁娶等风俗与河南淅川一样。因此,大柴湖也被称为“湖北的小河南”。

  更为重要的是,大柴湖移民抛家舍业、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重建家园,用奉献和牺牲换来了汉江平原的安宁,奠定了南水北调千秋大业的牢固基石,铸就了光耀荆楚的大柴湖精神。

俞正声三进大柴湖 念移民舍家为国情

  2004年1月8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的俞正声率领省委、省政府一班人顶风冒雨,走进大柴湖卫生院的病房、学校的食堂、福利院的老人宿舍,以及低矮潮湿的移民房进行深入调研。2005年4月28日,一直牵挂着大柴湖移民的俞正声,在京山县出席全省县域经济工作现场会。为了了解移民的生活现状,他专门挤出时间驱车奔赴钟祥市东桥镇九堰村,走进白桂明等疏散移民家中了解情况,特意嘱咐当地干部要帮助移民走上富裕之路。

  2006年5月30日,俞正声又一次来到大柴湖,亲自查看2004年湖北省政府确定的移民扶持项目建设落实情况,同时,重点调研大柴湖的饮用水安全问题。他一再叮嘱地方负责同志:“柴湖移民的贫困是奉献之后的贫困。为了建丹江口水库,他们舍小家,顾大家,没有他们的牺牲,也就没有汉江沿岸今天的安宁富饶。大家要记住柴湖老乡的这份深情厚谊,继续关照好他们的生产生活。”

  2013年“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俞正声来到湖北省代表团,和代表们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虽然他离开湖北多年,但心中仍然惦记着大柴湖移民,他向代表询问大柴湖的发展变化,特别关心的是饮水问题。当他得知10多万大柴湖人喝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结束了“因水而疾,因疾而贫”的历史,他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湖北省钟祥市档案馆提供照片档案

来源:《中国档案报》

编辑:陈冰青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